写好作文,从写好句子开始
来源: 长庆书院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25 14:57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在基本功的各项练习中,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应该如何写句子吧。
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三、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某些同学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文章来源:长庆书院)
上一篇
快速写作的8个技巧下一篇
写好期末考试考场作文的6个秘籍分享到:
相关动态
写好期末考试考场作文的6个秘籍
2015-12-25 15:01
34388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场上,时间有限,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上乘之作,仅凭以上六个步骤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要按以上环节对学生逐步训练。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要依靠老师的严格要求和长期训练,同学们还要主动和自己的懒惰思想作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惟如此,才能在考场上写出好的文章。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题目,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只有审清了题意,才能保证写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审题时,首先要审清文章的体裁。弄清是记叙文还是应用文。如是记叙文,应进一步明确是写人的,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体裁,题目都有明确的提示,要留心辨别。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人;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事;以写活动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活动。如 一个尊敬(难忘)的人、我的爸爸(妈...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2015-12-26 09:17
35996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五级)有明确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的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写作教学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英语思维、掌握书面表达技能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成了初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访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愿意睁开眼睛发掘新人
2015-12-26 09:25
35747
李敬泽:非虚构会成为长期的写作和阅读趋势 华西都市报讯 记者 张杰 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面向全球征集候选人作品。选拔采取专家推荐和读者推荐的方式。推荐读者不受地域、年龄、身份限制。两者均可对2015年创作突出的青年作家进行提名推荐,每人各门类最多只能推荐2人。 被推荐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必须是本年度在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体裁仅限于小说、诗歌和非虚构文学作品。 国内文学圈,李敬泽的文学评论有口皆碑。不管是曾经担任老牌文学杂志《人民文学》主编,还是现在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对文学和文化生态一直有着第一手的、敏锐的观察,是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场的最著名文学评论家之一。 李敬泽的文学批评,触觉敏锐,视野开放,充满见识,又带有语言表达的巨大魅力,善于把复杂的文学现象说得明澈、巧妙。知识型与才子型兼备的评论,让他的文学评论备受作家及读者认可和喜爱。 这样的文学评论家,不受欢迎是不可能的。比...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