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累作文语句的4种方法【实用】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1-15 15:11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1、卡片积累
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可以准备许多个小档案袋,分别配上名称,如颜色、味道、形状。每当他学完一篇新的课文或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是指导他收集较好的词语并制作成卡片分别装入相应的袋子中。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制作中学会识词写词,又能够让孩子了解词的类别,并学会应用在生活、学习中。
如“颜色”的档案袋里就收集了: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等等词语卡片;“味道”袋里有: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等等词语卡片;“形状”袋里有: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等等词语卡片。有时吃水果,让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这种水果的特点的词语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再将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写成日记。
这种卡片积累法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性和恒心,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2、游戏积累
要活跃孩子“写话”的思维,必须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周围的事物。因此词句的积累应联系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处处留心,处处分析、思考:该怎样?怎样说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太重的学习压力,老师常常以各种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致。
(1)说一说,看用哪个词最好?
这种方法可称为“换词”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积累和运用同义词,使句子内容丰富而灵活。如孩子带回数学试卷,他得了一百分。此时,家长故意问他:“你的心情怎样?”“我高兴极了!”孩子不假思索地说。笑着又问他:“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他想了想,说:“我开心极了!”家长又鼓励他多换几种说法,孩子经过思考和查书寻找,最后竟找出了好几种都能表示“高兴”的词语。
(2)仿一仿,看谁仿得像?
这种方法可称为“仿句”游戏,在生活的空闲里,说一说,仿一仿,轻松地得到说话的训练,为“写话”打下基础。一天早上,家长和孩子在公园里散步。家长指着草坪说:“小草钻出来。”孩子抬头四处望望,跟着说:“太阳升起来。”家长又说:“嫩绿的小草钻出来。”孩子说:“火红的太阳升起来。”“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悄悄地钻出来。”“火红的太阳从山上慢慢地升起来。”这样的训练,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完整。
(3)想一想,用怎样的话儿来形容?
外面下雨了,让孩子去听一听,雨声是怎样的?看一看,滴落下来的雨花是怎样的?再用手接一接,雨水淋湿了自己的手,感觉是怎样的?孩子兴冲冲地跑出去体验,可回来时却皱起了眉头,“妈妈,我会学那种雨声,可不知用什么词来说?”家长可提醒他:“你去找你收集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卡片。”
孩子一查,果然找到了好几个写雨声的词语:沙沙、哗哗、淅淅沥沥。我说:“你读读这些词语,再仔细听一听,用哪个词最合适?”
孩子听了听,又想了想,说:“外面下雨了,沙沙地响。”我提示说:“雨滴落下来,形成——”“一朵朵白色的雨花。”“用手轻轻地接着,感觉——”“真凉啊!”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从留意生活的点滴开始学会了积累,从切身的体会中学会了运用。
(4)比一比,谁想得妙?
主要是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力求使句子说得生动有趣。有时,家长有意地带引导孩子观察天上的云彩,说:“一团一团的白云像棉花。”孩子想了想,也说:“一堆一堆的白云像墙壁。”又说:“天上有个雪人儿在对我笑。”他朝向远处的天边,看了看后说:“天上有个小白兔在蹦蹦跳跳。”
适当展开联想与想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开发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一天,家长同孩子一起逛商场。忽然,看到一个小弟弟正在玩气球,家长对孩子说:“你能把气球想像成一个小朋友,说一句话吗?”孩子眨着调皮的眼睛,冲着我说:“气球在跳舞。”“能说得再详细些吗?什么样颜色的气球,在什么地方,怎样地跳舞呢?”孩子思索了一会儿,得意地说:“又红又圆的气球在空中开心地跳舞。”对他连声夸奖,买了个气球作为奖励,孩子高兴地拿着气球真的跳起舞来。
这样的活动多在生活中开展,孩子既能实地观察,实地体验,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比起单一的听课,比起枯燥的家教,比起紧张的补习,效果不是更好些吗?
上一篇
话题作文的10大主题命题技巧下一篇
学生必备的名人名言【一学就会】分享到:
相关动态
学生必备的名人名言【一学就会】
2016-01-15 15:13
31733
1月来了,寒假还会远吗? 寒假近了,期末考试还会远吗? 考试必考项目作文,你准备好了吗? 小编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作文必背名言警句清单,爸爸妈妈们记得为孩子收藏哦! 一 警戒辩证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前车覆,后车戒。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5、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9、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如何写好会议新闻通讯?
2016-01-25 14:43
30999
要想写好会议报道十分的不易。那种只是依据会议材料圈圈点点,而后穿靴戴帽,“轻车熟路”地克隆出一篇报道的记者,只能算是轻率的、不负责任的记者。优秀的劳思运作自然要特别警惕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它要求的是跳出既有框架,认真搜寻资讯,精心建构个性化框架,独辟蹊径的切入,艺术化的营构,最终,写出可读性十足地会议新闻。要做到这一点...
申论写作的3个误区:作文,杂文,论文?
2016-01-27 14:11
30485
申论得分普遍不高,是历年申论的难解之谜。其原因何在?是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有问题?抑或是我们的心态或心里所想本来就是错误的?我认为,出现申论得分不高的根源在于申论作文的认识误区的误导。这些误区有三:一、申论就是写作考试;二、申论是杂文评论;三是申论是学术作文。 我们一一来说明: 一、第一误区:申论作文就是高中作文的写作考试 可以说,很多考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摆脱高中作文的习惯,上去就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离题万里啊~!以2008年的 国考 作文题由 怒江 水电开发说开去为示例: 怒江怒了!针对前段时间全国对怒江水电开发问题展开的激烈讨论,某报纸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其实,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怒的又何止是怒江呢? 深圳 市民几天加不到油,怎能不怒; 杭州 市民大热天断电,空调成了摆设,可谓是怒火中烧; 广州 市民因为液化气大涨价而搬出了尘封已久的煤气炉,不仅自己怒,还惹怒了邻里 他们为谁而怒?古之英豪,冲冠一...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