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的3个误区:作文,杂文,论文?

来源:青岛华图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1-27 14:11

  申论得分普遍不高,是历年申论的难解之谜。其原因何在?是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有问题?抑或是我们的心态或心里所想本来就是错误的?我认为,出现申论得分不高的根源在于“申论作文的认识误区”的误导。这些误区有三:一、申论就是写作考试;二、申论是杂文评论;三是申论是学术作文。
  我们一一来说明:
  一、第一误区:申论作文就是高中作文的写作考试
  可以说,很多考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摆脱高中作文的习惯,上去就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离题万里啊!以2008年的国考作文题“由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示例:
  “怒江‘怒’了!”针对前段时间全国对怒江水电开发问题展开的激烈讨论,某报纸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其实,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怒”的又何止是怒江呢?深圳市民几天加不到油,怎能不“怒”;杭州市民大热天断电,空调成了摆设,可谓是“怒”“火”中烧;广州市民因为液化气大涨价而搬出了尘封已久的煤气炉,不仅自己怒,还惹怒了邻里……
  他们为谁而怒?古之英豪,冲冠一怒为红颜;今之国人,冲冠一怒只为能源。试想,如果不是能源如此紧缺,谁会愿意在怒江沿岸的原始森林里大兴土木?但能源紧缺的阴影,又确实笼罩着我们,能源问题,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点评:“怒江‘怒’了!”是完全情感式的,申论考试本身是不需要这些这么情感丰富的学生的。因为作为国家形象展示“窗口”的公务员,你一切都将依据你的感情来处理,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怎样啊!仅仅凭借感情真的就能处理好你的职务范围之内的公务吗?你想想领导人他们在汶川地震时的表现,是怎样的?痛哭吗?当然不是,是临危不惧!理智地以最有效率地方式营救受灾民众!那么,以感情为重的你,在危难突然降临时,你会如何处之?
  二、申论第二误区:申论是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的范例:
  “民心工程”成摆设 问责不能成摆设
  政府投资数千万元“改水”,结果送走了“高氟水”,却引来了发黄的“铁锰水”。辽宁新民市的防氟改水“民心工程”,变成部分群众的“伤心工程”。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改水工程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赶工期、赶任务,导致巨额投资成了摆设。(2011年2月10日《新京报》)
  斥资千万的“民心工程”就这样打了水漂,成了摆设,不能不让群众伤心。而更让人伤心的是,直到现在,没有一个部门被问责,没有一个责任人被追究。
  “民心工程”成摆设,而问责居然也成了摆设!
  凡事都要整个明白,“民心工程”为何成摆设?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改水工程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赶工期、赶任务,导致巨额投资成了摆设。”归结起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决策失误”。
  正是因为决策失误,才使得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民心工程”沦为“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甚至是“伤心工程”。这些工程原本是造福百姓的,可是,由于决策者的功利心和扭曲的政绩观,这些工程变了味儿,脱离了本意。
  近年来,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令人怵目惊心。据统计,我国“七五”到“九五”期间,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5000亿元。有位干部曾经指出,“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是腐败,而且是更可怕的腐败。”
  决策失误频仍,缘于对决策者约束不够,问责不力。实际上,任何决策都有一定风险,公共决策也不例外。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和规避公共决策的风险,就必须要有配套的决策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只有让决策者付出决策失误的代价,才能倒逼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
  就像辽宁新民市这个斥资千万的“防氟改水工程”,如果决策者能够预想到决策失误应有的风险代价,对问责存有敬畏之心的话,我想,是不会未经科学勘测和论证就盲目开工,更不会拼着命地赶工期的。
  “改水工程”的本意是让老百姓喝“放心水”。如今,走了“高氟水”,却引来了发黄的“铁锰水”,如此“改水工程”,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新民市水利部门有关干部并不认为工程质量有问题。其理由是,“防氟改水工程应该算是成功完成。至于改水后铁锰超标,那是另外一件事。”
  对于这样毫无责任心、强词夺理的干部,应该有个说法,而对决策失误的领导更应该严厉问责。
  点评:文章充斥着的预感是精神上的讥讽,是对政府执政的不满情绪。就是一句话,政府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仅仅让考生们“挑刺”的吗?并且这里又掺杂了多少的个人情感??虽然这篇文章不错,但仍然不是我们所要的申论文章。
  三、申论第三误区:申论是学术作文。
  很明显,申论写作不是学术论文。有考生就把申论作文写成过“学术论文”。这个,就不再具体举例子了。申论考试,是通过一个相对公平的形式,来选拔国家所需的公务员人才!假如说,某一申论文章恰好与你的大学或研究生的专业相关,你就写了一篇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嗯,学术水平很高,但是阅卷老师,可是不一定就能看懂的!并且,学术论文本身,要有专门的参考文献辅助,特殊术语构成。而我们的申论考试绝对不是学术论文。这主要是违背了国家公平选拔人才的原则。
  综上,本文希望通过对申论认识误区的解说,来让更多的考生在实际考生中规避这些误区。申论写作是有自己的规则可循的,利用申论考试本身所具有的规则,才能快速提升考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青岛华图,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写好申论大作文的3个要素

写好申论大作文的3个要素

2016-01-27 14:19

32276

申论大作文,其文体要求往往为议论文,基本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它又往往是考生们较为头疼的题型。原因无他,大概是因为本题要求的字数过多。实际上, 华图教育 专家可以告诉大家:提高申论大作文的分数,更需要将目光聚焦于最基础的大作文之文体结构。只有从基础做起,申论文章才能有真正提高,进而写出最契合题意的优质文章。 一、论点 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神,如果说成文是一个灵魂,那么,论点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点。 【例1】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出口如何应对?那就是政企联手,共度时艰,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09浙江) 点评:什么是论点?就本段而言,本文的论点就是政企联手,共度时艰,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例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态是思想和行为的基石,是人类创造事业、创造家庭、创造社会的基础动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

对文字常怀敬畏之心

对文字常怀敬畏之心

2016-01-28 13:43

36285

  做文字工作多年,对文字一直存有敬畏之心。常常觉得,一切经历,只有在文字中重述,定形,才是真的经历;否则,便像是白过了似的。作为一个经常在文字里兜兜转转的人,也会感觉,世界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而是被叙述的模样,因为文字里有更高的现实,文字能带我们进入一个更深层、更有光亮的世界。这便是文字,也是写作的魔力了。...

10个永不过时的写作技巧

10个永不过时的写作技巧

2016-01-28 11:42

32297

这里有10个19世纪作家关于写作的10条意见,直到现在也十分受用哦! 1.Have something to say。 有东西可写 第一,一个有自己写作风格的作者通常有很多东西可写,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2.Say it。 写下来 按你自己的思路理清整件事,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它写下来,当成是把这件事告诉你的朋友那样轻松。但是写下来的时候要注意摒弃口语,加以修饰你的语言。 3.Dont wait for inspiration。 灵感是等不来的 大概在1795年的时候,我和某人提及过,那个时候我打算从事写作,所有人都告诉我不管有没有灵感,每天都要坚持2个小时的写作。他们的建议要是早出现10年,我就不会这10年都在苦苦等待灵感。 4.Keep it simple。 语言尽量简洁 使用简洁朴实的语言,简略的词语和简短的句子。这就是写英语的方法,这是最现代化也是最好的方式。请坚持这样的风格,抛弃那些花哨和冗长的言辞。 5.Mix it up。 简洁与华丽并用 很多情况下,简洁的语言比修辞更加有力。但是我们又...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