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子的变迁:从手稿到电脑文字稿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4-02 11:19

日前整理旧物时,我发现了一些过往的手稿,有的稿纸业已泛黄,但字迹仍很清楚。手捧昔日的劳动成果,内心浮想联翩:

夏日炎炎,蚊虫叮咬,别人在纳凉的时候,我却在冥思苦想,奋笔疾书……

数九寒冬,手脚冰凉,坐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电视当然惬意,可我却想起了一个好题目……

这些年的勤奋笔耕,虽未能让我成为大家或名人,却也有2000余篇文章得以发表,且成为江苏省作协会员。这些手稿之所以能保留下来,盖因我把它作为学习和提高的一种手段,以便在文章发表后与原稿对照,看看编辑进行了哪些修改,高明在什么地方,今后好多加注意。我在写作上能够不断进步,应该说与长期成功运用这一方法是分不开的。

常年笔耕的另一个“副产品”是让我原本不太顺溜的字,逐渐变得有模有样了。由于我的稿件字迹清楚流畅,页面整洁耐看,曾受到多位编辑老师的赞赏,让我很有成就感。记得多年前有位初学者拿出稿件请我帮他看看,我一看他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和糊里糊涂的稿面,当即直言相告:字如同人的脸面,把字练好了,既是对写作的敬畏和尊重,也能给编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写作者一定要练的基本功。当然,我并不是说编辑会像以貌取人那样以“字”取“稿”,但任何文字工作者,对看起来赏心悦目的稿面都不会无动于衷;而你的字龙飞凤舞得让编辑猜哑谜似的才能看懂,让你当编辑你愿意那么费劲吗?他哑然。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手稿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且不说众多作家早已用电脑写作,业余作者如我,亦从1996年起就用上了电脑。开始在电脑上打出文章后,再打印出来用传真发往新闻单位;有了互联网之后,输入电子信箱,鼠标一点,对方瞬间即可收到,真是方便快捷。传统观念上的手稿变成了电子文档,存放在电脑里、软盘中或云上,寻找查阅都极其方便。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利有弊,电子文档的优越性自不待言,但不出问题便罢,出了问题让你哭笑不得且无可奈何。多年前,还是使用软盘那会儿,有一次我想查阅以前的一篇文稿,把软盘插入电脑后,读不出来,显示软盘坏了!这就意味着盘里的那些文稿都永无出头之日了。幸好我有备份的软盘,才没有误事。还有一回,我正在写一篇稿子时,领导叫我去他的办公室,我赶紧存了盘。可回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刚才的文稿了。请来电脑高手帮助寻找,终是没了踪影。他怀疑我没存盘或误操作,我大呼冤枉:我是“老手”了,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可不管你有多大本事,文稿愣是没啦,除了重写还能如何?

用电脑写作20年,动笔写字机会很少且不习惯了。前些年每逢元旦春节,我要给朋友寄贺年卡,觉得还是用钢笔手书更亲切一些。于是把笔找出来,可刚动笔我就发现,好久不写字,几乎不会写了:一是写出来的字难看不说,怎么看也不像自己写的字;二是许多常用字的笔画竟记不起来了,写对了也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有一次在写到“旧”字时,对那一竖到底在左在右,甚是犹豫,想到五笔字型里的字根“HJ”才确认应该在左,匪夷所思啊!

这些事情的发生,使我对手书的文稿有了怀念之情,只要保管得当,它们历久弥新且不会丢失,同时还能助人练出一笔好字。真不敢想象,若人们都不写字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岂不要失传了吗?

这么一想,我简直有点不知所措了:我今后写稿是该用电脑呢还是该用钢笔呢?再一想,就算我用钢笔写出来了,岂不还是要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文档才能发稿?现在哪还有媒体是接受纸质稿件的?若那样,编辑岂不都改行当打字员了?罢罢罢,电脑写作看来是必须坚持的。至于写字难看和不习惯的问题,好办,索性另外挤出点时间,把硬笔书法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两不耽误,岂不就两全其美了?想到这儿,我莞尔一笑,给自己点个赞:好主意!(闻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人民邮电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公务员公文写作必用的16个最新关键词

公务员公文写作必用的16个最新关键词

2016-05-24 15:16

42199

写材料是个文字活儿,也是个思想活儿,与时俱进是每个笔杆子的基本素质。2016年有哪些新词汇需要赶紧加进材料必备库中呢?快来看看吧! 五大发展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四个全面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完整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两学一做 就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共产党...

写原创文章,走好这四步

写原创文章,走好这四步

2016-05-24 15:22

40132

模仿与抄袭承载着的永远只是别人的想法, 唯有原创,方可展现真实自我! 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体与信息极速增长,其速度如爆炸般席卷整个地球。有报道称,目前即使我们每天24小时阅读这些信息,穷其一生也阅读不完。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已不能用泛滥来形容了!如何在茫茫文潮中独树一帜?原创文章,你值得拥有!如果非得在原创文章上加个评判标准,我会说是高质量原创文章!第一步:收集素材 写文章的基础条件是什么?首先你得肚子里有货,这一步要求大家多阅读,多收集。想写出一篇文章,至少也要收集十篇八篇以上,然后看这些文章里哪些观点你认同,哪些观点你不认同。 第二步:定大纲 把思路理清,把文章一级大纲建立起来。这才是写原创文章最难的环节,一般来说我们写文章都是有个逻辑顺序的,就好比本文的写作逻辑顺序就是首先提出了原创文章写作的重要性,然后讲什么是原创文章,然后讲原创文章写什么,再到原创文章怎么写,最后是原创文章写作的几个小贴士...

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语文学创作研究现状统计

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语文学创作研究现状统计

2016-06-01 15:26

42886

据统计,当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华侨总数已达6000多万,与之相应,海外华文(中文)文学取得了迅猛发展,海外华人作家的写作已成为世界文学进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受访学者看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重大。海外华文文学既富含中国文化的诸多特质,又渗透了居住地的某些文化观念,为世界性的华文文学发展开拓了新的疆域。 丰富中国文学书写经验 海外华文文学缘起于清末民初,100多年来,发展迅速,不仅创作队伍日益庞大,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视野观察和审视,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学和中国精神的延伸。 在杨匡汉看来,海外华文作家受双重文化背景影响,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和体验,比国内一些作家更加敏锐和直接,海外华文作家对文化平等的追求,对群体的文化归属充满焦虑与渴望,这些都在其...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