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000还1000万,25年后知恩图报【中考必备最新素材】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8-29 08:28
孙胜荣,浙江青田人,
1987年,15岁的他踏入社会谋生,
投奔在徐州开理发店的哥哥,
当了一名洗头工。
张爱民,那年24岁,
是理发店常客,
俩人很快熟识并成为朋友。
没多久,孙胜荣决定去温州打工。
几个月后,张爱民来温州出差,
在街头偶遇孙胜荣。
得知孙胜荣打工的种种不顺后,
张爱民心头一热,许下承诺:
“来徐州吧,我来帮你。”
几天后,
孙胜荣只带了几件随身衣物北上。
但那时,
他哥哥已经关掉理发店离开徐州,
他在那里举目无亲,
唯一的希望,
就是张爱民的那句承诺。
见面后第二天,
张爱民把1000元送到孙胜荣手里,
还帮他租门面,买工具,
开起了理发店。
那时候,
张爱民只是一家工厂的业务员,
月工资90元,
1000元是他一年工资。
创业初期异常艰难,
孙胜荣独自撑店,
忙时连吃饭都成问题。
张爱民便从厂里食堂打包饭菜,
送到店里。
理发店生意不温不火,
后来,孙胜荣关店,入伍参军,
与张爱民失去了联络。
退伍后,
孙胜荣远赴西班牙打工,
从餐馆服务生、街头小贩做起,
慢慢进入当地小商品经营行业,
经过多年努力,
成为当地商界知名人士。
25年后,
孙胜荣历经波折找到张爱民,
赠房报恩被拒绝后,
拿出1千多万元开了一个酒庄,
交由张爱民打理。
【素材解读】”这虽然不是一则“新”闻,
但“知恩图报”是极为珍贵的美德,
这样动人的故事值得称赞!
无论别人给予我们多少,
我们都要懂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分享到:
相关动态
砍柴人和放羊人故事大全集【10个版本】
2016-08-30 08:53
49579
放羊人和砍柴人故事大全集 最近,不少网友都在热议一张图一个话题,那就是:我是砍柴的,你是放羊的。我和你聊了一天。你放的羊吃吃饱了,那我的柴呢?网友的讨论重点就是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了什么意思?引得不少网友都脑洞大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放羊的和砍柴的故事的10个版本吧。 1、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2、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于是砍柴的学会了放羊技巧,放羊的学会了砍柴技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永远保持空杯的状态。 3、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放羊的决定把他的羊跟砍柴的柴交换,于是砍柴的有了羊,放羊的也有了柴。 等价交换,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4、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放羊的把他买羊的客户介绍给了砍柴的,砍柴的把买柴的客户介绍给了放羊的,于是两人的生意越做越大。 资源整合很重要。 5、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他们决...
一个砍柴人的故事【中考作文必备故事素材】
2016-08-30 09:14
48285
爷爷说:那时我们家极穷。爷爷给我讲他的故事时,都是这么开头的。我接上爷爷的话:那可不是一般的穷,而是穷得餐餐喝稀得能当镜子照的粥爷爷像没听见我的话,自顾往下讲。 一回,你爹病得厉害,请了郎中来看,郎中开了药单,让我去药铺里捡药。可我身上只有几个铜板,我便找到刘光头借了两块银元。刘光头是个心狠手辣的大地主。你这个月借了他一块银元,下个月后得还他两块银元。那时没办法 这个故事,爷爷已给我讲了许多次,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后来我爹的病好了。爷爷却高兴不起来,爷爷不知去哪里弄四块银元还给刘光头。爷爷为此天天长吁短叹的,睡觉都睡不安稳,在床上翻来翻去的。一个月后,刘光头手下的人来讨账。爷爷拿不出,刘光头手下人说下个月爷爷不还四块银元,就把爷爷的右手剁了。 爷爷想来想去,想得头痛了,仍想不出挣钱的路子。唉,还不了,就让刘光头把手剁了。爷爷仍像以前一样,天天去山上砍一担柴回来。柴晒干了,就挑城里卖。 那天天...
80后妈妈把自家店铺改造成图书馆【公益图片素材】
2016-08-30 10:31
43782
周边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为了让孩子们看到更多书,8月上旬乐清80后妈妈杨相宰腾出自家的临街店铺,发动亲朋好友和热心家长捐书,为村里的孩子办了一个公益图书馆,孩子们可以拿出家中闲置的书,在图书馆里与其他孩子分享。这家名叫摊书傲百城的图书馆位于乐清翁垟街道后西门村。馆长是80后的杨相宰,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个孩子在翁垟第二小学分别读一年级和三年级。 如果你想捐书,这里有地址:浙江乐清翁垟街道创新西街265号 杨相宰 邮编 325606...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