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文学和税收关系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16-09-12 14:26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有些文学家曾经与税结缘,有过收税的经历;有些文学家曾经写下与税收有关的光辉篇章;有些文学家曾经在税事上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轶事。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我为他们自豪和骄傲,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唐代杜甫在《忆昔·其二》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谷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诗人对唐初的开元盛世和经济繁荣极力赞美,再现了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农人五谷丰登,商贾不绝于道,民富国强、四海升平的繁荣景象。究其原因,除过政治清明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即合理的税赋带来了“公私仓廪俱丰实”。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为陕西省周至县尉和京兆府户曹参军,其主要职责是“分判众曹,催征租赋”,“按比户口,课植农桑,催驱赋役”。因为他经常与农民打交道,了解百姓的疾苦,加上他饱经世事的沧桑,所以“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写下《观刈麦》《杜陵叟》和《无名税》等不朽的诗文,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悲悯情怀,流露出一个“税官”的真实情感。

范仲淹,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做过泰州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4年;在出任参知政事时,上疏新政改革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其中“厚农桑”“减徭役”的篇章,充分体现其重视农业和减轻徭役的财税思想。

只做过七品小吏的元好问,虽然不能像他的先祖元结(《贼退示官吏》是其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作)一样,为了减免百姓的赋税负担而丢官不做,但也写下了许多具有宣传和警戒意味的诗作,期待百姓少受鞭挞、横征暴敛之苦。他的诗“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薰”,抒发了诗人忧税忧民的情怀;而他的另一首诗:“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则告诫属下体恤百姓,切莫扰民。

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湖南芷江曾做过征收屠宰税的税收管理员。他敬业勤勉,恪尽职守,为防止税款流失,他经常往返于湘西的大街小巷,跑遍了县城的屠宰摊点,以整肃市场。收税的经历不仅让沈从文接触、了解了社会上的各种人物,也听到了许多普通百姓的奇闻轶事,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而解读沈从文及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从赋税的角度翻阅浩繁的中国传统诗歌档案,除了风花雪月和壮志豪情,让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有专制赋税体制下劳苦大众的悲泣与控诉。品味古典诗词中的税收思想,回顾中国税收史上税收制度的沿革,对于我们今人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它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广大税务工作者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历史使命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西安晚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最新必备作文素材】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最新必备作文素材】

2016-09-13 11:21

77097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之为仲秋。...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高俅:蛮有人情味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高俅:蛮有人情味

2016-09-14 11:50

67254

搁一千年前,我们的足球水平领先世界,甩世界各大俱乐部几条长安街都不止。世界杯、欧洲冠军联赛、欧洲杯、所有联赛一齐在大宋朝举行,奖杯统统收入囊中,奖杯直拿到你手发软。 说到大宋的足球圈子,势必得讲到当时的足球先生高俅!在名著《水浒传》第二章中,高俅就闪亮登场了。在书中,高俅是开封城中的一个破落户子弟,今天的话就是一个混社会的蛊惑仔,说好听点就是社会闲散人员。是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十恶不赦的奸臣。 然而,历史上的高俅真是如此吗? 首先,高俅不是市井小民,也不是什么流氓无赖,更不曾将林冲逼上梁山。 高俅,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最早是苏轼的书僮。他不但聪明灵俐,而且写的一手好字。 宋哲宗在位期间,在变法派与守旧派的排挤下,两头受气的苏轼被下放到地方任职。苏轼将侍姬这些全部发遣,却单单放心不下高俅,准备将他托付给同年曾布,哪知道曾布为避瓜田李下之嫌,婉言拒绝。苏轼无奈,转而将高俅推荐给了好友王诜。 苏轼被贬出...

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

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

2016-09-18 09:20

59520

下关风 大理的下关(地名)是一个山口,这是苍洱之间主要的风源,风期之长、风力之强为世所罕见。一年之中大风日数在35天以上,冬春为风季,夏秋稍...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