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书评读后感】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3-14 14:57

 “作文难学吗?不。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说话不难吧?作文也不难。”

——小学三四年级时初读《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此后便再也忘不掉。我相信,当年因为这句话而树立作文信心的小学生一定不在少数。近30年过去了,在鼓励女儿写作文时,我引用了书中的这句话。

同样忘不掉的是书的作者。因为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太多、教益太大,所以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王有声。王有声老师出生于1935年,曾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宣武师范任教,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研究,是享誉全国的特级教师。他的《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一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写作兴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人生。由衷地感谢这位值得钦佩和尊敬的“王老师”。

《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初版于1963年3月。我上学时读的这本为河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版,第3次印刷,印数130001—4130000。从如此可观的印数上可以想见它的普及率和受欢迎程度。1978年夏天,王有声老师在书的《再版前言》中写道:“一九六三年春天,在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的帮助下,我写了《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时间过得真快,十五年过去了……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作文,本着克服缺点、补充内容的精神,最近,我又修订了这本书,献给努力学习作文的同学们。”

《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分为五个部分,三十八讲。五个部分分别为:一、学作文的目的和信心;二、好文章和它的写法;三、写文章的一般过程;四、各种文体的写法;五、怎样读书。作者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循循善诱,由浅及深,在生动活泼地讲解中,引导小学生一步步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例如第四讲,谈到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时,王有声以一篇题为《和雷锋叔叔比童年》的作文为例,将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娓娓道来:一篇好的作文,头一条是主体正确。主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写文章的人在这篇文章里要表达的意思。“主题正确”,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好,有一定的意义,别人看了可以从文章中受到教育,得到好处。第二条是内容具体。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内容来表达的。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这要比空喊口号好得多。第三条是层次清楚。一篇文章既然包括很多内容,你不能语无伦次地乱说,得先说一些,再一样一样地说下去,直到说完。“层次”就是指文章由头至尾一层一层的意思。东扯一句,西拉一句,那是犯了层次混乱的毛病,那样的文章不能算是好文章。第四条是语言通顺。一篇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语言通顺明白,才能把主题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五条是用字正确。就是要求你们作文时把每个字都用对、写对。

他还谈到,这五个基本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像锁链一样,一环连一环。主题正确当然是头等重要的。可是,光有正确的主题,缺少具体的内容,不行。内容具体了,材料不少,可是叙述得零乱,东一句西一句,内容不连贯,层次不清楚,也不行。层次清楚了,可是每段里都有几个病句,还不行。句子是通顺的,可是有不少错别字,最后仍然影响到别人对文章主题的了解。只有这五个条件都达到了,做到了“五好”,才算是好文章。

这样讲解,小学生读者容易理解,乐于接受。

当年读《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时,认为与“王老师”对话的“小兰”、“二虎”、“玉山”、“淑华”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小学生,羡慕他们能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而没有想到这是作者为了叙述生动假设的人物。多少年来,我有个愿望——见到王有声老师,表达一个受他著作影响的当年的小学生的感激之情,只是至今尚未实现。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年过古稀的王老师身体健康,间或参加一些学术活动,仍潜心于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衷心祝愿王老师健康长寿。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去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期间,王有声老师与一位年轻教师就作文教学进行了交谈。他讲道:“作文课上,老师要学会把鲜活的生活还原给学生,让学生热爱生活,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原汁原味的素材来写作文,这样才能写好文章。不要让作文课乏味,首先是老师要快乐起来,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快乐起来,才能教好学生,使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有一部分语文老师是不喜欢作文的,这样的老师教不好作文。这也是学生觉得作文枯燥的一个原因。”他不赞同出“作文词典”之类的书籍,也不喜欢一些人今天提这个“法”,明天讲那个“术”的。他说,“作文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任何赶时髦、玩概念,都靠不住,也长久不了。”

在另一个作文教学研讨会上,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用作文词典代替生活体验等问题,王有声老师说:“小学生初级写作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用笔说话,而不是玩文字游戏”。他认为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想想《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中的那些教导,再体味王老师的这些见解,感觉十分亲切。这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读小学时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的阅读条件是有限的。庆幸的是,还是读到了几本好书。尤其是像《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这样一本培养了我的写作兴趣,引领我走上写作道路的好书。因为职业原因,从事过新闻、公文等诸多文体的写作。不管写什么,我习惯以另一层意义上的作文的标准,来确定主题、布局谋篇、充实内容、规范语法等。每每这时,王有声老师那些让我备感亲切和敬畏的教导便索绕心头,我不敢不踏踏实实地“用笔说话”。

清楚地记得,当年躺在小学教室用砖块和水泥板搭建的课桌上午休时,我常常捧着《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前不久,我将这本承载过我的梦想、带给我温馨回忆的书推荐给读初中的女儿,告诉她用心读一下。我知道,尽管书中的某些表述和引文带有那个时代的特殊印记,但是不会影响它积极的方面。现在辅导作文的书刊让人眼花缭乱,书店里甚至可以设专柜。坦率地说,还没发现哪一本的体例、风格、效果和亲和力能够与当年的《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相比。(陶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新浪博客,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箭士柳白猿影评观后感:融合武学、文学与哲学

箭士柳白猿影评观后感:融合武学、文学与哲学

2016-03-14 15:41

19928

《一代宗师》拳风犹在,《道士下山》昙花一现,《倭寇的踪迹》和《师父》先抑后扬,《箭士柳白猿》再建武林新秩序,无论是提供故事编剧还是亲执导筒,徐浩峰的作品总是能意境无穷,无愧是武侠片领域的实力担当。 徐浩峰亲自导演的作品已经先后面世三部,他的特别之处就是能把武戏当成文戏拍,也能把文戏当成武戏拍,这一次也是,大量武学的道理都注入到文戏中,除了兵器、招术,都有处出和原理,每一个动作都是写实与传奇的交杂,亦能通过把每一寸动作、表情、心情和呼吸都贯注劲力,拍出无形之中的险相环生。之前有过一些号称科学武侠改良功夫的电影,但是和《箭士柳白猿》一比,简直就是天与壤的区别。 武者的挽歌:已经逝去的冷兵器时代 对于功夫,《箭士柳白猿》有全新的玩法,无论那堪比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的飞箭,还是劲道十足的枪,一击致命的拳,看似简单却凶险万分的划勒巴子,一根如附骨之蛆的绳子,包括几位高手的诡异身形,都被信手拈来,真应了从前...

名著改编成影视剧  乱象纷纭难成经典

名著改编成影视剧 乱象纷纭难成经典

2016-03-14 15:49

24693

改编文学名著素有传统,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的小说都曾搬上过银幕。真正产生影响力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改编当代文学名作,推出了一批经典影片。如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和《菊豆》,分别改编自莫言、余华、刘恒等作家的名作,并在国际上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声誉。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孩子王》也是根据李碧华、阿城的作品改编的。 进入新世纪,很少有国内导演改编当代文学作品,也没有出现《红高粱》、《活着》之类的经典作品。 这个时期中国电影开始市场化,电影拍出来不挣钱不行,电影人都想做跟市场紧密接轨的商业影片。而这时文学却开始边缘化,社会影响力日益下降,改编成电影的商业效果也不好。 编剧苏健说,这导致了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也没人去改编。 一方面是对现当代文学名作持冷淡态度,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改编古代文学名著或经典题材,《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

韩剧太阳的后裔评论【观后感】

韩剧太阳的后裔评论【观后感】

2016-03-15 08:53

22318

《太阳的后裔》是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言情剧(不要以为背景是战场就不是言情剧),也是近年来少见的尚未播出就依靠中国版权收入便收回成本并大幅盈利的一部韩剧。但同样,它也是拍摄周期最长的一部言情剧。81集的《芈月传》拍摄了5个月、54集的《琅琊榜》拍摄了4个月,而这两部剧绝对代表了2015年国剧在拍摄和制作上的最高水准。可《太阳的后裔》16集的容量拍摄了整整7个月!!!...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