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作家陆续走红,专业作家落伍了?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14 11:22

    具有12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公关顾问曹樱乔,以亲身经历为原型,写下了《穿着高跟鞋奔跑》;摄影家严明深入生活,关注大国的精神根基,出版散文集《大国志》;纪录片导演张赞波潜伏工地数年,新作《大路》全景式地记录一条中国式道路的诞生……翻看新书榜,一批非专职作家的作品分外抢眼。

    其实,环顾当下书市,最受关注、最畅销的,几乎都是文学圈里不熟悉的非专职作家,像《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李可是外企职业经理人,《山楂树之恋》的作者艾米是大学英文老师,轰动中国科幻文坛且获得法国雨果奖《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一名工程师等等。事实上,非专职作家成名依靠的往往不是文笔,而是新颖的内容和另类的写作视野,直击读者需求。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格非日前在一次读书会上也建议有文学梦的年轻朋友“还是做业余作家好”,并表示“业余作家比专业作家好”。

    作家真的可以“去专职化”?什么样的文学作品生命力更强?其实回归文学创作的本原,答案非常简单且老土:贴近生活。作家的死穴是“坐家”,坐在家里吃老本吊书袋翻档案,即使辞藻再华丽、技巧再娴熟,形式再新颖,没有生活之“本”,想引起读者共鸣、市场认可,基本上—— 很难。所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如果不想死在沙滩上,那就得少端架子,淡泊名利,俯下身子,勤于创作——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多产高质的严歌苓值得学习。

    而对于风生水起的非专职作家,分析其成名作,不难发现其中或多或少都有“自传”的影子,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职业、生活和领域,因为经历,所以丰满;因为深刻,所以感人;因为专业,所以得到了读者的推崇。但是,一部作品受到认可之后,非专职作家如何寻求新的“突围”,延续创作生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再写自己熟悉的领域?一本两本,读者尚可接受;三本四本,难免感到乏味;五本六本,怕是落花已随流水去了。

    因为,一流的退出,绝不等于二三流的可以依次递补—— 你必须设法把自己修炼成一流的水准,拿出一流的作品,那才真正担得起别人叫你一声“作家老师”。至于有没有那张唬人的名片,还真不太重要—— 在人人都是段子手的这年月,谁也不好糊弄,包括读者。

    作家的专业化不在辞藻华丽   □郑连根

    因为写过几本书,所以我也常被冠以“作家”的名头。可是,这个名头也常招来一些尴尬,比如,在参加一些活动的间隙,会遇到一些家长把孩子的作文拿来请我“指点”。这些孩子的作文,大多辞藻华丽,被老师评为“范文”。可我面对这些“范文”常常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你要说他们写的就是好文章,那会涉嫌欺诈;你若说他们写得不好,则会打击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更何况,家长明明期盼着你说他的孩子有文学天赋,是作家的好苗子,你又怎忍心打击人家呢?所以,每每遇到这种情形,我总是搬出“唐宋八大家”来救驾,我会说,您的孩子写得可以,但还要向最顶级的作家学习,建议他好好读读“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后来我想,对于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我们的教育可能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从普通家长到一些中小学语文老师,他们认为的好文章就是里面要有许多华丽辞藻,能用上比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可是,文学的本质不是比谁掌握的好词多,作家的专业水准也绝不体现在华丽的辞藻之上。如果说文学是大海的话,辞藻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而已。遣词造句的能力不过关,显然是当不了作家的,可是,仅仅凭着堆砌华丽辞藻就想当作家也同样不靠谱。可惜的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扭过这个弯儿来,一直背着华丽辞藻的包袱去攀登文学高峰。这事很不幸,可更不幸的是,这样的一些人也会被称为“作家”,他们甚至视自己的作品很有文学性,可实际上那是他们没能及时地矫正中小学作文教育的偏差,是他们在文学成长的路上不幸“跑偏”了。

    现在,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最近,一大批非专职作家异军突起,冲击了所谓的“专业作家”。比如,写《三体》的刘慈欣是山西娘子关电厂的一名工程师,写《山楂树之恋》的艾米是大学英语老师,写《杜拉拉升职记》的李可是外企职业经理人,写《大国志》的严明是摄影家……有人也总结了,说这些非专职作家的作品“杜绝了华丽辞藻的堆砌,以专业内容直击作者需求”。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它既可以让有些“专业作家”借机反思一下自己的创作观念,亦可让公众见识到更多人群、更多样式、更加自由地写作。生活是无比广阔的,创作也理应无比广阔。如果作家的创作只走在“华丽辞藻的堆砌”一条路上,并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有“文学性”,那才是中国文学最大的悲哀,也是中国读者最大的不幸。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作家的创作也要随之转型。怎么转型?我觉得,一要“接地气”,二要“开天眼”。所谓“接地气”就是要让作品获得读者的认可,能与读者形成良性的市场互动;所谓“开天眼”就是要有超拔高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两者在本质上也并不矛盾。

    现在的写作已经没有太高的门槛了,作协里的“专业作家”可以写,普通人也可以写;纯文学作品写得好,会有好的市场(如莫言);科幻小说写的好,也会有好的市场(如刘慈欣);现实主义作品写的好有市场,玄幻作品写的好也有市场。写作的门槛降低了,写作的领域拓宽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日益多元了,剩下的就看作家的本事了—— 只要你能写出好作品就是好作家,至于你是不是作协里的“专业作家”,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在微信上晒照片而言,主要看气质;对于作家而言,主要看作品。这样甚好。

    你未垄断我好萌   □三耳秀才

    大道不移,所谓讲道理,多半是用老道理去套新的事实或话题。非专职写作盛行,专业作家OUT?对此,鸡一嘴,鸭一嘴,应约,我也来凑一嘴。按“套”路出牌,我先来翻一本旧帐:有成分不唯成分重在表现。出身,在特殊时代,我们是讲这个的,比如,你出身地主家庭,成分高,我们就低看你一眼,但,我们不仅仅讲这个,我们还看你的表现,你个人表现好,我们也可以重视你、甚至重用你。

    翻旧账“套”新话题,这便有了文坛上的新说法:有专职、不唯专职,重在个人表现。

    英雄不问出身,文明史上,第一个教大学的人一定没上过大学。写作路上,第一次执笔写出发表作品的,当时的身份不会是作家,不会有会员证,更不会是专职写作。我们纠缠专职不专职,其实没什么大的意义。文坛上有句行话:拿作品来说话。明明白白的标准和尺度。从写作本身而言,敲打键盘、执笔为文的过程,有无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才是体现专业水平即作品高下的关键。

    很显然,文学史上,没有人能垄断文坛一统江湖。专职写作者,个别有条件施展英雄志的,充其量也只能霸占一地一时。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干吗过于纠缠哪条路以及我们先抬哪条腿呢?也许有人反驳:这当然是对的。不过,条件不同,过程会影响结果的。当然当然,我们来看端详:

    非专职写作,自有妙处。比如,深入不深入生活,对专职写作者,是个问题,对业余来说,这问题根本不存在。更妙的是,因为是非专职,没人给你指令,所以不是完成什么艺术任务,所以不装、可以更自由地进入艺术,姿态更潇洒,内心更豁达。灵感在头脑里的内在酝酿更自然。无意间可以更契合艺术规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记得王蒙曾经讲过,一个作家最好离文坛远一点。其中的道理就在此吧?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专职条件下,专职的“职”或专事的“专”的优越性对创作的影响。当然有利有弊。从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利,比如更有时间去创作,更有机会同行间进行交流研讨。当下,在业余作者时不时大显神通的反衬下,弊端更显,容易被人们察觉。这就是当下这个话题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或说主要背景吧!(这也是专职写作者应该反思的切入点!)所以,我们不能抽象地说,专职好于业余,或相反,业余胜于专职。判断,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个体、具体的作品之间进行专业的、客观的判断。

    此外,我还想说,大浪淘沙,大量的、不断涌现的业余写手,大量的专职作家的作品,绝大多数,哪怕一时在商业上很成功,大多仍会随风而去。文坛很热闹,历史很残酷,仅“留得住”这三个字,又有多少作品能挺过十年八载?

    讲道理,用老道理套新的事实,我来造句得新语:刷脸时代,身份证只能证明你有身份不能证明你高贵。话赶话,再套此句得新词:作家(会员)证只能说明你写的东西是作品不能证明你的作品能卖钱能动人心魄。

    所以,少说废话,拿“身份证”没用,凭作品说话才管用。

    谁说不能互补?

    非专职或者说业余作家接二连三走红,大有盖过专业作家势头,着实耐人寻味。然而,这并不意味专业作家正走向穷途末路。

    非专职作家作品成为市面上的畅销书并非偶然。专业既有专业优势,也有难以逃脱的不足。业余作家受到有形无形束缚较少,容易放开手脚纵横捭阖。虽未经过什么专业训练,但是他们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情,借助生活岩浆的丰富积累,喷涌而出的文字完全是“原生态”,浸透草叶、泥土、汗珠甚至血泪等生活的原汁原味。众多业余作家不断刷新文坛风景,一次次生动映证文学作品的基本原理:创作来源于生活,创作越是离生活切近,越是能够引起读者与社会共鸣。

    非专职写作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专业创作的困境。无论业余还是专业创作,都离不开生活。即便技巧再高超的作家,假如与生活隔膜,写作就将沦为无米之炊;那些整天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们,也并非个个都能提笔创作,除了创作需要文化素养以及表达技巧之外,还有不容忽视一点就是,很多人身处生活不识生活,缺乏“物色之动心亦揺焉”捕捉感受生活的敏锐反应。专业创作困境在于,有些人一旦成为专业作家,渐至固步自封,满足于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要么依靠过去生活经验或者搜集资料延续创作,要么蜻蜓点水抑或小圈子里地“体验生活”,寻找可怜的灵感,然后凭借天马行空的虚构想象,勉强敷衍成文。如此,作品没有生活的温度与质感,更与民众生存境况相去甚远,怎会有生命力?正如格非所言:“仅仅依靠观察,你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你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必须把自己扎进去。”

    非专职作家与专业作家完全可以互补。非专职作家可以向专业作家学习借鉴文学写作的技巧、提炼与表达生活的能力。非专职作家持续走红并不代表其作品思想艺术已经达到成熟完美,只是因为其直面生活“搔到了大众的痒处”。更应该清醒看到,一些非专职作家作品流于直白、肤浅,作品大多数来源于自身或者周围亲近人群的亲身经历,在一两部作品取得成功后同样面临难以为继尴尬。业余作家需要在驾驭与表达生活上建构专业水准。专业作家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很有必要像柳青创作《创业史》那样“一头扎进生活”,从生活的古井中汲取创作的玉液琼浆,从而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非专职作家走红固然可喜,然欣喜之后还应保持冷静,将走红当成进步的契机。非专职作家作品市场“吸睛”对专业作家是个有益提醒,文学创作把握时代脉搏并非一句空话,作家真诚地体验生活永远不是过去时。非专职作家与专业作家携手并进、百舸争流,文学天地就有希望呈现蔚为壮观的盛大气象。                                                   (文章来源:《半岛都市报》 记者 刘依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深圳读书月深港澳中学生随笔写作比赛举行颁奖典礼

深圳读书月深港澳中学生随笔写作比赛举行颁奖典礼

2015-12-14 11:24

5670

深圳商报讯 (记者 谢晨星)第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深港澳中学生随笔写作比赛日前在香港九龙湾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举办了颁奖典礼。 深港澳中学生读书随笔写作比赛是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活动得到了深港教育文化界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老师学生积极参与,累计征稿达2万多篇,对推动深港文化交流,促进深港中文阅读写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该活动参赛地区新增澳门,是深圳读书月走进港澳,加强深港澳三地文化交流,推广三地的中文阅读,实现读书月宣传推广而量身打造的读书交流联谊平台,藉此读书随笔写作比赛鼓励中学生分享阅读、快乐写作。 本届深港澳中学生读书随笔比赛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市教育学会、香港教育评议会、香港优质图书馆网路、澳门中华教育学会和深圳市益文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截至10月25日,共征集有效稿件3498份。经专家评审团严格的初评和终评,评审出初中组和高中组一等奖...

90后学生爱上手机写作

90后学生爱上手机写作

2015-12-14 11:49

4909

网络文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奇幻的世界,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年轻人徜徉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中,释放自己个性的色彩与青春的气息。汤圆创作自2014年8月正式上线一年多以来,已有50多万创作作者,月活跃作者超过10万。在汤圆平台的众多作品中,青春文学作品已超过11万部,大数量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了高品质,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年轻人用手机写小说 90 后作者受追捧 郭敬明、明晓溪等青春作者的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明若晓溪》、《泡沫之夏》都曾风靡一时,掀起校园阅读的热潮。青春文学作品在语言、结构、思想意蕴、写作手法等方面各具特色、独树一帜,充分展示了青少年所特有的才智和激情。 汤圆创作的作者有大部分都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作品突显着年轻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了年轻人真实的内心感受,充满了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 90后青年女作家孟祥宁是汤圆创作的签约作家,她从11岁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从2009年出版了自...

第11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第11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2015-12-15 10:14

4763

由日本桥报社和日中交流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颁奖典礼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山东政法学院的张晨雨获得本届大赛的最优秀奖--日本大使奖,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为其颁发了奖状。张晨雨同时获得了明年前往日本一周时间参观交流的机会。 另外,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雷云慧、华南理工大学的莫泊因、岭南师范学院的张戈裕、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翁晓晓、常州大学的陈静璐获得一等奖。另有15人获得二等奖、50人获得三等奖,193人获得佳作奖。 第11届日语作文大赛的主要题目有三个,一是战后70周年,思考中日青年交流,二是为什么是这样?中国青年理解不了的日本事情,三是我的老师了不起。这次大赛共计收到4749篇投稿,有180所大专院校参与,投稿数量之多创下历史新高。日本桥报社还为投稿超过50篇的院校颁发了园丁奖,并按照投稿数的不同赠送了价值5-25万日元的书籍。 木寺昌人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不管中日关系如何...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