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句式:(一)判断句的格式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4-01 17:01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十)不懂修辞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十)不懂修辞

2012-04-01 17:01

19541

十、不懂修辞例10.将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解析: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应译为:昨天有国君命...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九)不懂文化常识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九)不懂文化常识

2012-04-01 17:01

19167

九、不懂文化常识例9.将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史记?鸿门宴》)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解析: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八)误译分句关系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八)误译分句关系

2012-04-01 17:01

18239

八、误译分句关系例8.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