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

来源:未知

作者:鲁前进

发表于: 2014-05-09 01:04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鲁前进,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老子出世

分享到:



作文大赛
40届书画大赛


评论0

未登录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相关动态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

2014-05-09 01:07

24718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

华夏的由来

华夏的由来

2014-05-16 01:36

24490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 明朝 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羽威震华夏, 曹公 议徙 许都 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

文学常识中的常用数字

文学常识中的常用数字

2014-05-16 01:39

22071

2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说明的两种方式:平实说明、生动说明。 议论的两种方式:立论、驳论。 环境描写的两种方法: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论据的两大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插叙、倒叙。 说明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议论文基本结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4 文学四大样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文章四大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故事情节结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志远、白朴、郑光祖。 战国散文四大家:韩非子、孟子、庄子、荀...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