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来源:未知

作者:杨建

发表于: 2014-12-22 08:5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如下图)。
  还有的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例如,解析几何及微积分中,曲线与方程、方程组及函数与图象互为工具,互为解释,有机融合。小学中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图象也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本单元中,教材以“1+3+5+7+…+(2n-1)=n2”,和“”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利用数与形的结合,可以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表示出数的规律。例如,例1中,从图形的角度直观地理解“正方形数”或“平方数”的特点。
  二是借助图形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释的问题。例如,例2中,解决的求和问题,教材利用分数意义的直观模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无限”的抽象概念;再如,练习二十二第6题,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可以比较便捷地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突出探索规律、应用规律的编排意图。不管是数还是形,都突出对其规律的探索。例如,通过观察和计算1、1+3、1+3+5、1+3+5+7+…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又能发现和的规律(都是连续的正方形数);通过观察和计算、、,…同样,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又能发现和的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再引导学生把规律应用于一般的情形,解决问题。
  (2)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培养基本的数学思想。例如,在例2中,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越来越趋向于1,感受什么叫“无限接近”。虽然无法一一穷举所得的结果,但可以利用观察到的规律进行“无穷无尽的”类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推理和极限的思想。
  (三)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相互印证。
  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这种完美结合。既可以从数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看看可以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互相印证结果,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例1中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3+5+…的得数,使学生发现得到的和都是“平方数”,再通过图形的规律理解“平方数”和“正方形数”的含义。也就是说,如果用1个小正方形、3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可以共同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图。也可以有规律地呈现由小正方形拼成的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图,让学生看看前后两个大正方形图相差多少个小正方形,例如,边长是2的大正方形和边长是1的大正方形,相差的是3个小正方形;边长是3的大正方形和边长是2的大正方形,相差的是5个小正方形……相差的小正方形数正好是“1”形中的小正方形数。因此,每个大正方形图中都隐藏着一个算式,即1+3+5+7+…+(2n-1)=n2。
  2.使学生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
  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够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如,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的结果为1。但是如果用圆或线段的图形加以说明,学生则比较容易理解当一个数无限趋近于1时,其结果就是1。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由于用图形来解决,就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了。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
  小学阶段,虽然不要求写出一个数列的通式,但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图形的规律,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用模式。例如,第109页第1题,根据例1的结论,很容易得到第n个图形中最外围的小正方形数为:(2n+l)2-(2n-l)2,也可以从结果看到第一个图最外圈有8个小正方形,第二个图最外圈有8×2个小正方形,第三个图最外圈有8×3个小正方形……通过推理,可知第行个图最外圈就有8×n个小正方形,每次都是在前一个图的基础上增加8个小正方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每次多的这8个小正方形都是怎么来的?使学生观察到是由于每边增加2个小正方形所产生的。
  4.建议用2课时教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2014秋_六年级数学_教学建议,作者:杨建,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2014秋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节约用水公开课教案

2014秋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节约用水公开课教案

2014-12-22 08:56

961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利用测量、计算等策略,通过一个小小的滴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1.收集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2.调查周围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有浪费水的现象,测量1分钟流淌的水量,记录体积,并与同学分享。 3.调查当地的水费如何收取的。 4.利用身边的资源,查找有关节约水的资料。 教具准备:介绍当地水资源、浪费水及节约用水的音像资料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汇报资料,渲染气氛 同学分别汇报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教师播放课件或图文并茂地介绍相关资料,渲染气氛,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行动的积极情绪。 (二)展示讨论,确定关键信息 1.汇报:周围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如:水龙头漏水...

[难忘的2014征文]一道菜?一场梦

[难忘的2014征文]一道菜?一场梦

2014-12-26 10:32

8556

人生,该如何选择?人生,由自己决定! 题记 握着手中银色的铁筷子,感受到上面发出冰冷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天,我的身体不由得颤抖了一下。我望着桌子上的菜肴,眼神呆滞着,竟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手上的筷子久久停在半空中。过了许久,我那迟迟不肯动的手才慢吞吞地向里自己最近的一道菜夹去 小影(小名),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吃饭的时候不要老向菜后面夹,往前面,不然不礼貌。在一旁同我吃饭的奶奶指着我的手道。我看了下手中的筷子,果然是夹在菜的最后头。我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不知为何,每每在饭桌上,我的手就情不自禁地想夹后面的菜。我也想不通为什么。难不成还是一种习惯?呵。 看着筷子一端的那一片菜,我的心,却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对于我的这一年2014。我对自己只有一个评价:中规中矩,没有任何精彩可言。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这一年究竟在做什么?每天上学,放学。上学,放学过着同一样的日子,我都被这枯燥的学习生...

[难忘的2014征文]她和它

[难忘的2014征文]她和它

2014-12-26 10:34

8905

过去,离我们越来越远,新一年的面容即将呈现,我们这群祖国的希望正在摩拳擦掌,为祖国的明天捧上一片光芒。心,正在激动着,打开希望的大门,展望明天的辉煌。 她和它都是我的知己。 她瘦瘦的,中等个子,黑亮的眼睛,细溜溜的弯眉,俊俏笔挺的鼻子,显出一副大方的气质。一张嘴巴能吃会道,但嘴唇不是很红润,而是干巴巴的,皮都起皱了,蓬松的短发乌黑透亮披在肩头。 它胖胖的,红水晶般闪闪发光的眼睛,向上竖着的耳朵,粉色的Y字形的鼻子,显得尤为可爱。闻东西时一嗅一嗅的,底下的三瓣嘴吃起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吃完东西把小红舌头伸出来,好像正在回味呢! 她的大方,它的可爱吸引了我。 我和她情同手足,不分彼此。上课时,我们一起用双手来克服种种困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课间,我们永远都是快乐的天使,跑啊,跳啊,真像个疯丫头。抢答游戏中,你一答我一答,搭配得当,完全不顾同学们的面子 我爱它如珠如宝。上学时,绝不忘与它道别;放学回家,又...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