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该不该有“招”?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09 10:26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作文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从长远来讲,此话不假。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
但如果说,作文无招,只需长期积累。此言谬也。
作文有招数,并不是否认长期的积累。这也是我们不断强调,作文的提高需要一个僵化、固化、强化与优化的过程。
作文的招数并不是说学了几招就可以七步成诗,出口成章。
作文的招数,起着一个入门登堂的作用。
正如我们学习开车,一开始,总是要在“点火、挂档、松手刹”这几招反复的训练。拿到驾照以后,必须陪练的帮助下,经过一定积累,才能上路。再经过一定的公里数的积累,方可上高速。
如果没有“点火、挂档、松手刹”的前几招,只是一味的上来讲积累,无照驾驶,祸根多多。
有常识与经验的人能体会到,从正规驾校出来的司机,与花钱买来驾本的司机,在停车挪位倒驶拐弯的基本功上,是绝然不同的。尽管从长远来讲,都会有同样的所谓的公里数的积累的经历。
孩子们刚学书法的时候,我们会教他们握笔的招:拇指怎么放,食指怎么放,中指怎么放。孩子在这些招积累的基础上,随手一拿笔,就是正确的握法。而如果没有“招”,以后孩子无论怎么积累,不是握笔,是抓笔。此理同上。
需要大家思考的一个现象:千字文、三字经等蒙学读物,在民国以前,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课本。那时的小学生读完这些,至少可以帮别人写家书了。而如今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十八本语文书,当然还不包括数不清的课外读物。毕业之后,能帮别人写家书的孩子肯定是少数。原因何在?
都在讲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很多人的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万卷书上。但读了很多书,而作文写不好的小朋友绝不在少数。是因为积累不够?还是因为没有招数?明者自明。
需要提醒的是,关注的重点,不是万卷书,而是“破万卷书”。如果读万卷而一本未破,读万万卷千千本,也是无助无益。如果读万卷书一本未破,只能说,读的是破书。
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再强调一下:作文的招,是入门之用。并非吃了三天素,就可上西天;也并非程咬金的三斧,可以打遍好汉一大片。
在作文“招”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积累。没有招,来谈积累,都是蒙古大夫开的药方,治不好病,也治不死人。
假想一下,孩子作文得了病。问:孩子的作文怎么办?答:多看书、多积累。这个药方,全国人民都懂得!何必求医问诊呢?
您看那,太极拳,懒懒洋洋,慢条斯理,晃晃悠悠。却不知,那是一流功夫。若要说:这么慢的动作里,那有什么克敌制胜的招。那是因为您看不到招。看不到太极的招,而说无招,谬也!看不到作文的招,而假说作文无招,谬也!
上一篇
真正学习作文,激发孩子创造性思维下一篇
作文的招,从全面认识头身脚开始分享到:
相关动态
作文的招,从全面认识头身脚开始
2012-03-09 10:26
37700
换个角度来讲结构。 通常,我们知道一个文章的结构是由 虎头、猪肚、豹尾 组成的。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结构。讲虎头、猪肚、豹尾,有四不象之嫌。我们就换个说法,把虎头、猪肚、豹尾分别换成头、身、脚,孩子...
作文的招,再来认识一下帽衣鞋
2012-03-09 10:26
40097
全文头身脚,段落帽衣鞋。 这里讲戴帽穿衣套鞋。 孩子写作文太散乱,主题不集中,这是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 戴帽穿衣套鞋 的方法来解决。穿衣戴帽, 大家想一想,自己会不会穿衣戴帽?如果今天戴一顶太阳...
学习作文前,先认识一下对称
2012-03-09 10:26
39040
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对称的秘密。 讲作文的逻辑思维,我们先把一个作文当成是盖大楼。 字是最小的组成单位。 比字大一点的我们叫词; 再往上的我们叫词组; 比词组再大的单位,我们叫句; 比句子再大的单位,我们叫块...
推荐文章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2024-06-07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