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候选榜单出炉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2-09 02:25

  
  近日,华西都市报对外重磅推出“2015十大好书”评选活动。12月6日,在全国各大重要出版社推荐的基础上,本报精选出“十大好书”的候选榜单,经华西传媒集群对外传播。上榜的80本书,质量上乘,各有千秋,引发广大出版社、读书界的热烈反响。读者们更是纷纷转存,分享于人。一份榜单,成为助推全民阅读的“利器”。

  著名作家阿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同时也是一个阅读者,写作者之间也是互相阅读,互为读者。入选华西“十大好书”候选榜单的优秀作家,妙笔生花的背后,一定都有一段值得聆听的阅读故事。《伪装者》小说入选候选榜单“文学类”,作者张勇表示很开心,“入选这份榜单,不光是对我写作的一种肯定,更是给我提供了一份阅读的线索。比如我看到榜单上文学类有张爱玲的《少帅》及相关简介,让我很感兴趣。我打算去买来看。”张勇还强调说,“作为一名工人出身,一步步靠读书自学才有今天一点成绩的作家,读书对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励志故事/从普通女工到专业编剧


  谍战剧《伪装者》可谓是2015年人气最高、评价最好的国产电视剧之一。剑拔弩张、暗潮汹涌、骨肉亲情、人性挣扎……密集的情节让该剧收获极高的口碑。除了电视剧精彩,《伪装者》小说也是不可错过的文学精品。身为编剧同时也是原著小说作者的张勇,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鲜明语言个性特色,以及编织出“烧脑”情节,让广大读者大为惊艳。张勇的小说文风大气、对白精炼,其中对古典诗词曲的灵活运用,更是征服很多书迷。

  与很多作家不同的是,张勇的文学之路显得格外励志。她没有读过大学。在2008年因艺术创作上的突出表现而进入成都市川剧院任专职编剧之前,张勇曾在一家工厂当普通职工长达20多年。她16岁高中毕业就进厂当工人。在工厂工作的20多年里,她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来“读书,写作,求发表。”

  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代的阅读记忆,张勇很感慨,“我从小听着外婆讲的故事长大,到了识字年龄,外婆又拿出《西厢记》、《牡丹亭》、《再生缘》等给我看。很多优美的段落,一大段一大段我都能背下来。再后来,我自己去图书馆看书,一坐进去,就拼命地读书,可以一天不出来。我觉得自己看书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毫不夸张,是阅读成就了我。”

有点奇葩/爱写历史谍战的女子


  “我读书的胃口,有点奇葩。我看书很杂。像苏曼殊的诗,李叔同、郁达夫、培根的散文,徐志摩的诗,麦家的谍战,张爱玲、苏青的小说,鲁迅的杂文,还有科学类的一些书,比如《万物简史》,这些都是我会经常找来读的。”作为一名专业的传统戏曲编剧,又是一位谍战题材小说作家,张勇的阅读范围显得跨度很宽,有金戈铁马、快意恩仇、家国情怀,也有尽显词章婉约华丽之美的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里的很多章节,我都当功课来背诵。《再生缘》《西厢记》,以及纳兰性德的词,我都亲手抄写过。曲艺书《弹词宝卷》也是非常喜欢的书,故事精彩,文辞优美,读来对自己的语言感觉,都是很好的训练。”

  对华西好书榜上的书,张勇坦言,只要自己有时间,一定都会愿意去拜读,“我觉得,写字的人,每一个都非常艰辛。可怜天下码字人,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都很不容易。而且,一本书既然能出版,受到不少人的推荐,一定会有它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是一名工人出身,我深深觉得:人生最大的硬道理就是学习。我永远把自己放在工人的位置,我尽量去当一个合格的作家,拼命去当一个优秀的作家。”

有了信心/新谍战小说明年见面


  作为一个从基层一步步奋斗过来的作家,被问到成功的秘诀,张勇说,“我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就是靠阅读、写作、求发表,坚持了20多年。这是我的爱好,不管成功不成功,我都会去做,就跟有些人打麻将输的时候多,但依然还是打,一个道理。”

  电视剧的走红让张勇坚定了继续创作谍战题材的信心。她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自己当下正在写两部谍战题材的小说:《沉睡的蝴蝶》和《贵婉日记》,“这两部小说仍将延续以往的情感路线。明楼、阿诚、王天风等《伪装者》中的人物会被再度穿插其中。其中《沉睡的蝴蝶》将在明年与读者见面,其中会有王天风的拜把兄弟宁海雨,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故事。《贵婉日记》中会有明楼、阿诚和王天风的出现。”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

附:

“2015 好书榜”候选书目

文学类(20部)
《群山之巅》

  作者:迟子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迟子建暌违5年后的最新长篇小说。写作历时两年,是呕心沥血、大气磅礴之作,比《额尔古纳河右岸》更苍茫雄浑,比《白雪乌鸦》更跌宕精彩。小说分17章,笔触如史诗般波澜壮阔,诗意而抒情。

《悲伤与理智》
  作者:[美]约瑟夫·布罗茨基 译者:刘文飞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简介:收入散文21篇,分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诉诸的是一个共同主题,即“诗和诗人”。上海译文出版社此次翻译出版的《悲伤与理智》是这部佳作的首个国内中文译本。

《写满字的空间》
  作者:毕飞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毕飞宇一直被大家公认为是小说家中的思想者,他的工作主要就是“虚构”。其实,在他20多年的虚构生涯里,时有一些有趣认真的散文随笔,对于写作、生活、读书的记叙与思考郑重深刻,幽默灵动。

《伪装者》
  作者:张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简介:抗战时期,不谙世事的明家小少爷明台,在赴港大读书途中被军统高官“疯子”王天风看中并绑架,受训后成为军统特工,代号“毒蝎”。为完成秘密任务,明台和生死搭档于曼丽潜回上海,此时的上海滩暗潮汹涌……

《月光落在左手上》
  作者:余秀华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简介:余秀华说,只有在写诗歌时,她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多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奇葩奇葩处处哀》
  作者:王蒙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蒙的最新现实主义力作。王蒙以81岁高龄出现创作力井喷现象,引起各界热议,尤其是以女性奇葩为主角的小说创作,更被誉为“辣手妙绘当下中国俗世风情”之作。字里行间,机锋暗藏。

《人类学》
  作者:康赫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简介:本书被誉为当代汉语写作久经蓄积后从观念、能量,到技艺、手法的一部集成之作,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世界级收获。小说展现了文学书写最广为人知的野心,无论是语言,叙事还是文学史。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作者:余华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简介:这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他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 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

《幽僻处可有人行》
  作者:张志扬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简介:本书包括3本首次结集出版的散文集。书中,张志扬谈他传奇而曲折的生命历程、他阅读小说和电影的所思所感,彰显其哲学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独特气质,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学人引导者的一生,可谓罕有而可贵的私人记忆读本。

《活着之上》
  作者:阎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简介:《沧浪之水》作者阎真封笔力作,中国首部无死角揭示学术圈内真相的小说,用非常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笔调,描写了人性百态和人情翻覆,时代生活的死结和变革的希望,深刻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你不曾经历,却正如你经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作者:蒋方舟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简介:在你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这是蒋方舟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集,讲述了9个有关逃离的故事。9个环环相扣的独立故事,也是9种疯狂的逃离。
《床畔》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简介:这是一部可与电影《归来》原著《陆犯焉识》媲美的反思力作。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女护士与一位“活烈士”的第四类情感:亲情之上,友情之外,爱情左右。这部作品从起笔到付梓花了20年,被多家影视公司争夺影视版权。
《少帅》
  作者:张爱玲 译者:郑远涛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简介:《少帅》是张爱玲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写的一部爱情小说。大时代的背景、时代造成的英雄人物、“倾国倾城”的爱情故事,这样好的小说题材极为难得。
《甜牙》
  作者:[英]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黄昱宁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简介:像麦克尤恩近年来的其他小说一样,《甜牙》也是那种情节与其所处的时代咬合得格外紧密的作品。你会看到,那些你在前面的情节中已熟识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怎样突然都站到另一面,怎样在叙事光芒的照耀下产生别样的张力。


《河之影》
  作者:裘山山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简介:小说以梦和回忆为切入口,从一个天真幼稚的8岁女孩桃树的视角和感受,讲述了桃树的无常青春及其一家的坎坷命运。作品结构扎实,节奏处理得当,文字流畅简洁,如行云流水,结构自然匀称,似一幅技法娴熟的版画长卷。
《胡琴》
  作者:麦家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简介:这是麦家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分为两辑。一辑是世情小说,收入《胡琴》等5部;二辑是谍战小说,收入《听风者》等3部。这些小说运用近乎通俗作品的手法,称得上是雅俗共赏,充分体现了麦家小说的艺术特色。


《抗日战争(1-3卷)》
  作者:王树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一部庄严而宏大的纪实文学作品,以180万字恢宏的篇幅记述了这场战争。这部作品是一次全新写作,带来了阅读战争的全新体验,对抗日战争进行了全新定位。作者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写作时间长达6年。

《虫子的世界》
  作者:刘慈欣 等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科幻作品集,以刘慈欣的代表作《乡村教师》为主打,既描述了人在宇宙中的卑微与渺小,又讴歌了人性的辉煌与伟大。刘慈欣的作品总是能在不动生色间,给人深深的震撼力。

《博尔赫斯全集》
  作者: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简介:博尔赫斯被中国写作者视为“作家中的作家”,其迷宫般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先锋写作有直接影响。无论在文学写作者、欣赏者中还是在更广泛的艺术界,博尔赫斯的作品都拥有长久的口碑力量,可作为经典收藏和文艺借鉴。

《女神一号》
  作者:冯唐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简介:冯唐8年来首部长篇小说,讲述爱欲带给众生的苦。冯唐说:“尽管无数人写了无数小说,关于爱情、婚姻、婚变,但是似乎这些表象之上和之下,还是有大坨的人性没被挖掘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女神一号》。
         
关于评选结果,全息作文网第一时间为您呈现,欢迎收藏,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40届书画大赛
作文大赛
40届书画大赛
作文大赛


评论0

未登录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相关动态

记一堂别出心裁的作文公开课

记一堂别出心裁的作文公开课

2015-12-09 02:46

10548

轻绽时刻无人晓,一抹幽紫飘眼帘这是徐悲鸿中学何春晓同学看到校园里的老榕树时有感而发的句子,如此诗情画意的描述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12月8日,主题为美的教育 写作之美的公开课在徐悲鸿中学举行,语文教师石作美带着初2017级10班的全体学生共同感受了语言与表达的魅力。 上课之前,学生们在钢琴的伴奏下唱起了《菊花台》。与往常气氛严肃的公开课相比,学生们的情绪在音乐声中放松了很多。上课铃声响起之后,石老师便顺势问起学生合唱与写作之间有什么关联?高低音要配合得当,歌曲才会好听,就像文章也应该有主次之分;每一首歌曲都有主旋律,每一篇文章也有主基调 这一节别出心裁的写作公开课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延伸开来。随后,在石老师穿针引线的过程中,学生们大方分享了自己的佳作,并从中总结了修辞手法的运用,环境描写的技巧等写作方法。在课堂上,石老师一再强调,积累是写作的基石,模仿是写作的开端,反复修改是写作的有...

快乐学习,体会写作乐趣

快乐学习,体会写作乐趣

2015-12-12 00:50

10163

“我也没想到自己的进步会这么大!”“感觉自己写作速度变快了,以前都写不了500字,而且写一篇作文要1小时,现在不到20分钟我就能写一篇500字的作文了!”“感觉这个课程太神奇了,跟别的作文课都不一样,简直不敢相信孩子竟然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麦家当年高考数学满分,作文几乎是零分 

麦家当年高考数学满分,作文几乎是零分 

2015-12-12 03:29

11216

麦家当年高考数学满分,作文几乎是零分 记者 张娜 昨天,作家麦家做客杭州第二中学,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名为《去罗马的路只有一条》的讲座。两三百名同学现场请他签名。 麦家说自己从小作文成绩差,高考作文几乎0分,但这都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作家。他建议同学现在不要尝试大题材写作,多读些书,多交些朋友,有了人生阅历后再写,成功的概率大些。 麦家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起,他说,从小在富阳农村长大,从小比较孤僻。 那个年代,父亲被打成右派,没人和我说话,我就写日记,就像和镜子里的一个朋友在说话,感觉不再孤单。从12岁开始写日记,一写就是20多年。麦家说,为了省电不开灯,常在月光下写日记,写到伤心处,泪流满面。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林海雪原》这本书,一下子看得如痴如醉。但作文写得还是不好,在全班倒数几名。到了高考,我的数理化成绩都好,数学满分,语文61分,我自己算了夏,作文几乎是零分。但我现在是一名作家。说这些想告...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