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化作九霄云客。水波不兴,坠入三千尘浪。”这是赵凯16岁时所作的一首诗,他的笔名“九霄云客”也由此而来。《古今人物名录》、《添香 红袖,击鼓温柔》、《何市地名传说》与多数人印象中的90后网络作家不同,赵凯的作品中透露出的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作为青岛市崂山区文联作 家协会成员,他笔下的文字清新洒脱,如一缕轻风般吹走了网络文学世界里的些许浮躁与喧嚣。
自幼痴迷古文,名著只读文言版
2001年,小学三年级的赵凯翻开了人生中的第一本课外书《骆驼祥子》。那时,年仅9岁的小男孩并不理解生活的艰辛,只想着若他是祥子,定要好好对待虎妞,载着她浪迹天涯。后来,在家长与老师的影响下,赵凯广泛阅读《三国志》、《吕氏春秋》、经史子集等历史名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书能使人明理。”在与记者的交流过程中,赵凯时不时便会引用古文经典。“我从小就喜欢文言文,读的所有名著都是文言文 版本的。”在他所读过的近百本经典著作中,《红楼梦》可谓是其挚爱。“我最喜欢乾隆甲戌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那版,因为最接近原作者的思想。”赵凯告诉 记者,自己有时从早读到晚,连续几周都无法自拔。
写日记,或许是不少人在学生时代头疼的一项作业,但对赵凯而言,则是另一番享受。十四岁时,他便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一篇名为《为中华同袍讨虏 檄》的檄文。“正如陆游的那句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的很多文章并非刻意创作,有时郁积于胸,不得不发,就写了出来。”他说。
理科出身的“青大第一才子”
“只怪这个世界太绮丽,让我怎能不一一去经历。”赵凯喜欢效仿古人四处游历,他走过绍兴、西塘等古城小镇,也去过香港、澳门等繁华都市,可最爱的却 是青岛。沈从文曾说,这个世界,也有人不了解海,不知爱海,也有人了解海,不敢爱海。生于山东邹平的赵凯,恰是因为沈从文爱上了这座有海的城市。
高中毕业后,他如愿考上青岛大学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尽管进修理工科,但赵凯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一次,在文学院教授魏韶华的现代文学课上,他提出的一个问题竟难住了文学专业的学生,令教授感叹不已。
赵凯工作后,下班之余仍坚持写作,并有出版计划
整日面对冷冰冰的计算机语言,文学为赵凯的大学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大学期间,他认识了几位兴趣相投的诗友,一起作诗、对诗成为一大爱好。赵凯的同 学唐瑞曾做词一首:“情义浓厚,千里之外,难聚首!为生活追梦想,无奈,放尊严做谦卑谁知?”赵凯则对曰:“词句浅薄,烟花易冷,伤离别!求功名寻利禄, 只道,踏千山访暮雪归隐!”渐渐,同学中有人戏称他为“青岛大学第一才子”。
坚持自我,小众文学也有春天
散文、小说、议论文、诗词歌赋、名曲释义赵凯多年来不辍笔耕,其作品更是登上中国散文网、起点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正在写的小说有两部,一 部是名人自传式的《古今人物名录》,已经写了六万多字。另一部叫《却道故人心易变》,是为我的女友子芳所作,计划写20万字。”通过自己的作品,赵凯试图 使读者感受到一个温暖的世界,找寻灵魂深处的自己。
如今,仙侠玄幻类、青春爱情类等小说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而赵凯却始终率性而为,坚持传统文学风格。“现在一些流行作家的文字看似时髦,但是过去十几年或几十年呢?”他笃定,作品优秀与否需要历史沉淀,而评价是留给后人的。
版权保护问题一直困扰多数网络作家,赵凯也不例外。在今日头条、腾讯、搜狐等网站的自媒体平台,曾出现过冒充赵凯开设专栏的情况。“最早是读者告诉 我的,我还挺困惑,自己也不出名,冒充我有什么好处?”在他联系各网站说明情况后,不仅山寨账号被封,这些网站还纷纷邀请他入驻,“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版权问题,网络作家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赵凯说,文学创作已如柴米油盐融入他的生活,离开了它,便无法活下去。用典雅的文字装饰生活,再用平静和谐的生活区创造文字,这就是他哲学般的文学生活。(刘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青岛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