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苏报杯中小学生英语作文决赛举行

来源:都市晨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1-11 15:20

“三九”天气虽寒,却挡不住苏报小粉丝们展现英语水平的热情。昨天,第七届“苏报杯”中小学生英语作文赛决赛在苏州新东方学校饮马桥校区举办,170多名小赛手用英文抒写所见所想,一展才情。本届“苏报杯”规模再创历年之最,我市共有120多所学校的近4000名选手报名参加初赛,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组,初赛淘汰率高达95%。进阶决赛的小赛手们昨天在赛场上倍感自豪。决赛成绩和获奖结果将于本周五前后公布。

    看赛题三组各自二选一视野宽、思维活是关键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受青睐

    本次决赛题目依旧采取小学、初中、高中各年龄组两道赛题,选手任选其一进行作文的形式。六道赛题设计的都很精巧,初看似乎十分平实,但若想写好,选手们可要脑子里有“货”而且思维灵活。

    评委现场介绍说,小学组的题目是“I want to visit _____(我想参观____/拜访____/去____旅游)”和“I believe ____(我相信___)”。第一个题目visit一词有多重意思,所以选手可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第

    二个题目考查选手视野的宽广度,

    有没有对某一事物、某人或某种观念有所坚持。初中组的题目是“I want to invent___(我想发明___)”和“现代科技对家庭生活带来的问题”。赛题对论点论据并无规定,但对选手们对日常生活的洞察力是一大考验。高中组的两个题目都是议论文。一个是“阐述对所见或所听轻易下论断的不智”,另一个是“对成功的职业运动员高收入的看法”。丰富的词汇、灵活的句式、文章结构的合理布局将在评审中占比较大的分量。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五年级的白建平交卷后开心走出赛场,“我很喜欢这种赛题形式,容易独辟蹊径,写出有个人特色的文章”,他说。星海实验中学高一学生徐婧认为赛题比平时英语考试的作文更有利于发散思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都市晨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情感是写作文的第一要素

情感是写作文的第一要素

2016-01-11 14:40

10486

阅读的好处太多了,可以培养情感,培养想象力,也可以丰富词汇量。他建议家长给孩子养成到图书馆看书的好习惯,感受那样静静阅读的氛围,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讲座上,车培晶也特别谈了作文,他表示,对陌生的事物,孩子们无从下笔是因为不熟悉不了解,那为什么熟悉的人和事还是写不出来、写不好呢?这是因为观察得不细,没有获取有用信息。情感是作文的第一要素,有了情感,才有嗑可唠。...

盲人老师用耳朵批改作文

盲人老师用耳朵批改作文

2016-01-13 10:29

9266

眼睛不好,上课就一定要生动。”刘芳说自己就像一个相声演员,上课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由于看不见,刘芳只能用耳朵批改作文。学生朗读,她和全班同学一起点评、一起打分,以此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007年,刘芳转型当了心理辅导老师后,每个学期要为全校25个班级上50节以上的心理辅导课。...

荷兰华裔青少年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荷兰华裔青少年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2016-01-13 16:23

9953

据中国华文教育网站消息,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今年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的学生特别踊跃,参加人数超过了往年,学生作文达52篇之多。虽然最后学校只选出23篇作文参赛,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参赛精神十分可嘉,令老师们欣喜。 丹华文化教育中心积极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活动由来已久。一年又一年,许多丹华青少年学生通过参加大赛活动已逐渐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种子。丹华学生学习中文不仅带动了身边的荷兰朋友接触中文、感知中国,还感动了荷兰学生78岁的彼得,今年他热情书写了《童年趣事》参加作文比赛,他是丹华五年级的学生,他用自己学过的中文知识,有条理地,生动有趣地回忆他童年在小岛上的趣事。看过他作文的颜风琳老师都想着立即去看看他描述的小岛,畅游一番。 丹华老师们一如既往积极投身华文教育的创新实践中,通过积极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活动,帮助更多的华裔青少年成为中华文化的热情传播者,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同世界各国...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