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二胎的作文大家都该好好读读

来源:红网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2-24 11:13

  无忧是重庆人民小学4年级的一名男生,这个寒假,他写了一篇作文,在妈妈的朋友圈里引起了轰动,特别是作文的最后一句:“所以妈妈有我一个,就顶俩了!”让人印象深刻。

  “有我一个可以顶俩”,这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温柔的“拒二胎”了。先前所闻之拒绝父母生二胎的态度,多是比无忧这位小男生酷烈或强硬得多的,甚至有以一死相威胁的,或是“你们若生二胎,我就去死”,或是“你们若生二胎,我就把他掐死”。虽然儿童发脾气成年人不必当真,童言无忌父母也无需恐惧,但是小孩的聪明和深刻以及思维的顽强定格,可能远远超过我们大人粗枝大叶的估计。习惯了独自无分享地沐浴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部的爱,二代独生儿童“拒二胎”,不仅是本能的理性的正常反应,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直观表现。

  因此,帮助二代独生儿童,包括“拒二胎”的、不明显“拒二胎”的,多角度认知二胎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包括正面的、负面的,是摆在成年人面前不该被忽视的任务,尤其是父母。

  无忧的妈妈的做法值得提倡,先让孩子把想法说出来,并耐心倾听。妈妈先是姿态平等地问儿子,假如妈妈生二胎,无忧怎么看?无忧明确地说,不想妈妈生二胎。妈妈就叫无忧写一篇作文《假如妈妈生二胎》,写出不想妈妈生二胎的原因,如果能说服妈妈,妈妈就不生二胎。这种平等的交流,不止能让儿童说出真实的全部想法,也让儿童能够倾听妈妈的想法。现在的问题是,无忧的理由是否说服了妈妈?无忧的三个理由是十分中肯的,也是现实的:假如生了二胎,吃的食物要两个人分,他将吃不饱,多买食物则浪费钱;衣物也要多买,多花钱;爷爷姥姥更忙更累了。

  无忧的理由如此充分,如果妈妈还表示没被说服,则如何让儿子相信,是无忧自己的理由不充分或不正确所以没能说服妈妈,还是妈妈故意假装没有被说服?也就是说,妈妈要么表示被说服了不再生二胎,要么说服儿子使其相信妈妈是真的没有被说服。这不但是摆在无忧及其妈妈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无忧这一代儿童与我们成人社会面前的问题,包括家庭长辈、学校老师、专家学者。

  我认为,首先要承认无忧的理由都是正确的,但要告诉无忧这些理由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无忧的理由只是生二胎所面临的负面结果或困难,但是生二胎还有很多好处,要一条一条讲给无忧这一代儿童听,譬如有了弟弟妹妹,多了一个同胞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到公园去玩,或者玩游戏譬如下棋,有了伙伴;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了,可以多一个人帮助“无忧”照顾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一人乐不如大家乐。

  其次,让“无忧”明白权利意识。询问“无忧”有哪些权利,譬如有读书学习的权利,有吃饭睡觉的权利,有父母照顾其生活的权利,有警察叔叔保障其安全的权利,有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的权利等等。继而询问“无忧”爷爷姥姥有哪些权利,父母有哪些权利。逐渐引导“无忧”知道父母有生二胎或不生二胎的权利,生二胎或不生二胎应当是父母决定的事情,爷爷姥姥也不能过多干涉,“无忧”也不能强迫阻止。

  另外,“无忧”的父母要向“无忧”表白,生了弟弟妹妹,还会同样爱“无忧”、关心“无忧”、照顾“无忧”,目前“无忧”所拥有不会减少,关键是让“无忧”相信和放心,父母生了二胎,家庭会有更多的快乐,绝不会让“无忧”受到冷落,甚至陷入想象中的痛苦和烦恼甚至恐惧。这比劝导“无忧”对未来弟弟或妹妹的“接受”和“宽容”更重要。毕竟,“无忧”要对自己未来的生存质量无忧,才会乐意“接受”和“宽容”未来的弟弟或妹妹。(柏文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红网,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阿来:过度市场化,对创作伤害很大

阿来:过度市场化,对创作伤害很大

2016-02-24 11:21

10525

2月19日,2016台北书展迎来繁体版《蘑菇圈》发表会,藏族作家阿来希望通过自己的书作,让更多读者关注环保议题。《蘑菇圈》一书收录了阿来的两部中篇小说《蘑菇圈》和《三只虫草》,前者讲述了藏族女性斯炯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起伏,后者讲述了藏族小学生桑吉在挖到虫草后的种种经历。两部小说饱含了作者对于消费主义、环境保护等议题的认真思考。 文学对于我一直很困难如果我要再进一步,也许我必须再次思考文学是什么,再壮游一次!在繁体版《蘑菇圈》发表会上,阿来还与近百名读者分享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 追问文学的本质 阿来于1959年出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回忆往昔,阿来坦言自己也曾遇到瓶颈期,为了探寻文学的意义而云游四方。 我做驴友...

边打工边写作,从泥腿子到笔杆子

边打工边写作,从泥腿子到笔杆子

2016-02-24 11:54

11195

他叫韩中楼,宿城区龙河镇大罗村人。他其貌不扬,个头不高,却带着一股倔劲儿,说话犀利,侃侃而谈。他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种过庄稼,当过代课老师,近20年来一直靠打工维持家庭生活。而就是这样一位乡间平凡之人,出于对文学创作的爱好,这些年来在打工之余,一直没有间断文学创作,因此,他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笔杆子。 痴迷写作,家人常常埋怨 韩中楼生于1966年,聊到他是如何爱好写作的,他便打开了话匣子。采访中韩中楼告诉记者,他在本村读完小学,在双蔡圩读完初中,1987年毕业于埠子高中。走出校门后,代课于龙河中心校、大罗小学、陈大庄小学。期间,他自学成教中文本科,因婚后家务缠身而未能毕业。1991年,当时的龙河乡政府招聘文书,他考取了,第二年又被调到龙运油脂饲料有限公司任财务统计会计。也许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展示自我,后来韩中楼离岗了,一直打工在外。 韩中楼读初三那年,他写完了长篇小说《荷花笑》,洋洋洒洒15万字。放学回到...

我陪父母上天班:公交体验作文大赛开奖

我陪父母上天班:公交体验作文大赛开奖

2016-02-25 10:04

10686

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而公交驾驶员们平时承担的工作压力却少有人知,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孩子们也不能做到完全理解。2月24日,昆明公交集团七公司2016欢乐寒假亲子作文大赛活动在雨花车场活动室举行,来自七公司各车队的员工及其子女近百人参加了活动,为平日里忙于工作的公交驾驶员们提供了一个与孩子相互了解的机会。 活动选择在寒假期间举行,以我陪父母上天班为主题,邀请公司员工子女跟随运营中的公交车体验父母工作。早上8点,小朋友们就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雨花公交车场,乘坐指定车辆开始特殊的体验之旅程。他平时早上5、6点就出去了,我们今天都算晚了。参与活动的施同学说。活动车辆沿216路运营路线从雨花车场出发开往终点站呈贡广...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