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体走红:隔一个字用一个句号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3-18 15:17
明明一句完整的话,但是每隔一个或者两个字,就要用句号隔开,阅读速度瞬间变龟速。这正是最近在微博、朋友圈走红的“树懒体”,这一切都源自于最近大热的电影《疯狂动物城》。不过,这部让大人小孩都爆笑的动画片,当初灵感居然来自007系列,原本主角也并非兔子,而是狐狸。
树懒萌翻世界你会说树懒体吗?
《疯狂动物城》口碑爆红,着实有些意外。毕竟在三月份淡季,原本这部电影上映就显得很沉静,但靠着观众的电影票,不断在社交媒体进行推荐。3月4日上映,票房成绩有些倒吃甘蔗的意味,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才慢慢走红。目前短短6天已经突破3亿,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除了主角朱迪和尼克外,撑起全片最大笑点的树懒“闪电”成为网红。因为表情迟缓、说话慢,蠢萌的树懒让朱迪和尼克在片中急得直跳脚,目前最流行的表情包也已经快被树懒承包,而且,大家开始模仿其在片中的笑容,知名制作人柴智屏的女儿,模仿树懒表情包的对比图相似度几乎100%。
除此之外,在微博和朋友圈也开始流行起“树懒体”,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一句完整的话,每一个或者两个字就用句号隔开,就完成了。
灵感源自邦德狐狸没当成主角
实际上,动物会说话在动画中并不稀奇,所以在导演霍华德看来,动物应该建立一个城市,霍华德说:“如果这是一个会说话的动物世界,这些动物是不是进化了?然后建立了一个世界,它们建造的世界会是什么模样?剧本必须要能够说得通,不然最后会白忙活。”
霍华德介绍,当初《疯狂动物城》原本跟007有很大关系:有一只邦德式的兔子,它的名字叫捷克·萨维奇,它的老板是一只有点像朱迪·丹奇的小老鼠,之后遇见了有些顽固的狐狸尼克……霍华德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很像《玩具总动员》,伍迪不能没有巴斯,巴斯不能没有伍迪,这是他们俩的电影。”
不过,当初在主角的选择上,却有些出入,原本狐狸尼克是主角,到了2014年11月,才突然决定改成兔子。因为制作团队发现,尼克的成长背景有阴影,也让它长大后一度以行骗为生。如果通过尼克的视觉去看动物城,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压抑感。而朱迪是一个从小有警察梦想的正能量,会让观众进入剧情更轻松。 (任翔)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小学生伤心日记走红网络的辛酸【素材评论】
2016-03-18 17:24
10474
孩子日记 妈妈一直在看手机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今天,我要感谢妈妈每天的辛苦劳动,为她做点事。首先,我给妈妈讲故事,不过妈妈好像不喜欢我讲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机。这让我的心情大打折扣。我想,也许我的祝福更让妈妈喜欢。于是,我对妈妈说了祝福,可妈妈依然看着手机,我更加伤心了。我想,这个办法也不行,我来给她捶背吧。我卖力地给妈妈捶背,可妈妈还是看着手机,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更伤心了 昨天,赵女士带着儿子写的这篇日记,找到了记者。日记最后,孩子还写道:我的伤心的三八妇女节就是这样过的。 赵女士的儿子就读于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二年级,这篇日记写于3月8日。 据班主任王月薇介绍,当天恰逢三八妇女节,她就以感恩为题,尝试着让学生们在家给妈妈做件事,可以唱首歌,说句祝福的话,或者捶捶背、洗洗脚,然后用日记写下来。没想到这名学生是写妈妈一直在低头看手机的细节。 看完后不仅感叹孩子的观察力,我自己也很惊讶,没想到...
八旬语文教师加入省作协 出版著作250万字
2016-03-19 08:51
10903
你好,是陈必信老师吗?您咨询的省作协证什么时候寄到手,告诉您快了,就这几天吧。昨天,家住通源新村的退休教师陈必信接到江苏省作家协会来电,电话还告诉他,陈老师是2015年度江苏作家协会会员141人中年纪最大的,也是江苏作协中年龄最长者之一。 今年82岁的陈必信对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的论断,深信不疑,一生践行。他从教55年(退休后返聘13年)写下水作文不辍,还利用点滴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去年底被吸收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我身体很好,一生所用医药费至今不足3000元,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处理文字速度快,我想活到百岁,留更多的作品尤其是好作品给社会。陈必信说,前几年,我把陆续在省市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的数百篇文章整理好,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多芒的野花》6本诗歌集、2本散文集、1本灯花集,总计250万字;我今年开始整理出版50万字的《必信自...
让阿尔法狗去写作文,会写出怎样的文章?
2016-03-19 10:04
9402
最近最热的词语,八成就是让人工智能去搞创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阿法狗了。发生在它与李世乭之间的围棋大战,在互联网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从第一局李世乭几乎毫无悬念败落之后,从前对几乎与计算机发明处于同一时刻,并不关心的人们开始惊讶,现如此先进,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人类? 这个在科幻小说当中已经被写烂了的设定,头一次如此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太多不同领域的人都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会被试图让人工智能取代这件事。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首先考虑的就是,人工智能是不是能进行文字创作了? 人工智能的画作拍出了8000美元 让人工智能去搞创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几乎与计算机发明处于同一时刻,人们已经试图让人工智能去做艺术创作了。 早在1956年,美国人就首次创作了所谓真正的计算机音乐《依利阿克组曲》,这是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冠之以实验,旨在显示电脑程序的作曲可能性。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