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伤心日记走红网络的辛酸【素材评论】
来源:万象网,东北新闻网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3-18 17:24
孩子日记 妈妈一直在看手机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今天,我要感谢妈妈每天的辛苦劳动,为她做点事。首先,我给妈妈讲故事,不过妈妈好像不喜欢我讲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机。这让我的心情大打折扣。我想,也许我的祝福更让妈妈喜欢。于是,我对妈妈说了祝福,可妈妈依然看着手机,我更加伤心了。我想,这个办法也不行,我来给她捶背吧。我卖力地给妈妈捶背,可妈妈还是看着手机,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更伤心了……”
昨天,赵女士带着儿子写的这篇日记,找到了记者。日记最后,孩子还写道:“我的伤心的三八妇女节就是这样过的。”
赵女士的儿子就读于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二年级,这篇日记写于3月8日。
据班主任王月薇介绍,当天恰逢三八妇女节,她就以“感恩”为题,尝试着让学生们在家给妈妈做件事,可以唱首歌,说句祝福的话,或者捶捶背、洗洗脚,然后用日记写下来。没想到这名学生是写妈妈一直在低头看手机的细节。
“看完后不仅感叹孩子的观察力,我自己也很惊讶,没想到在孩子的世界里,大人爱玩手机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王月薇说,自己当时就给这篇日记点了个赞,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整篇文章以妈妈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感细腻,“孩子的世界最单纯,写出来的内容也最真实,这也反映出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值得关注。”
不知不觉冷落了孩子
“在儿子读日记时,我和老公两人还对视而笑了下,但随即就觉得挺惭愧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下班回家,她和丈夫就喜欢玩手机看新闻聊微信,有时儿子在旁边想让她陪着一起写作业,自己还会不耐烦。
“没有意识到我的行为对孩子成长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赵女士说,以后她一定要放下手机多陪陪儿子。
昨日中午,记者在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校门口进行了随机采访,近七成学生称爸妈爱玩手机。
“吃饭在看手机,我做作业时也在玩,睡觉时还要坐在床上玩。”一名学生说,有时候看见爸妈在玩手机,他也很想做完作业赶紧玩。
“我觉得妈妈更爱手机,也更关注手机。”一名读一年级的小学生气愤地说,有时候妈妈玩手机,她喊好几遍妈妈都听不见、不答应人。
“的确是这样,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家住黄岩九峰新村的张女士坦言,有时候孩子写作业,她就坐在旁边玩手机,想着只要没有发出声响就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很影响孩子。“以后一定要改正,最起码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采访中,部分家长“忏悔”说。
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
对此,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朱辉政表示,孩子写的日记,反映出了当下不少父母的现状。现在很多家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连Wifi,看微博、微信,上网、看电影都在用手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陪孩子更多。
朱辉政提醒家长,“范本教育”很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若总是玩手机,孩子会去模仿家长,小小年纪就成为“手机控”,进而影响健康。此外,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家长沉溺于手机、网络,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容易让孩子缺乏“被爱感”,进而缺乏爱的能力,导致孩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王月薇老师建议,父母如果确实有工作,在家需要使用手机,最好错峰替换,比如爸爸忙时,妈妈陪孩子学习或游戏。妈妈玩手机,爸爸就要带着孩子做运动,也可以约定每个周末,大家固定半天都不玩手机。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曾有人套用泰戈尔的诗调侃时下年轻人。当这句话发生在亲子之间时,是否会觉得有一些悲哀?
近日,黄岩的赵女士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在看了儿子写的三八节日记后,心里非常地惭愧和内疚。“我给妈妈讲故事,不过妈妈好像不喜欢我讲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机。这让我的心情大打折扣……”
( 梁煊 )
【新闻评论】
读完这篇“伤心日记”,读者难免要感叹这个小宝贝简直太萌了,深深地感受到了在妇女节这天他想为妈妈做点事儿来感谢妈妈的孝心。与此同时,读者也不禁要替宝贝感到伤心,这么乖的孩子,这么可心的举动,妈妈怎能忍心不理不睬呢?
时下,“低头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在公共交通上、还是亲朋好友聚会中,“低头”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忽视与他人的交流,而始终把目光聚集在数字终端上。久而久之,与亲人、朋友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疏离。
不可否认,日记中的“妈妈”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低头族”,在孩子千方百计想获得妈妈的称赞时,“妈妈”却全然不知,仍然沉浸在她自己的网络世界,这样的冷漠、无视比起没有获得的称赞,更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与目前大力提倡的“亲子教育”背道而驰呢?在你低头畅游在网络世界的时候,你的孩子或许正在渴望与你交流、需要你的陪伴。当你在网络上阅读到有关孩子教育的文章时,是否能够反思自己?其实放下手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爱。父母与孩子需要共同成长、用心交流,才能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才能不错失成长中的惊喜,才能使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幸福的味道。
与其说这是一篇“伤心日记”,不如说是一个孩子的“求爱”文。孩子想获得的是父母的关注、赞美与陪伴,比“玩具”、“零花钱”、“游乐场”这些物质的爱更具吸引力。幼小的心灵渴望爱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对父母来说,用心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冯悦)
上一篇
树懒体走红:隔一个字用一个句号分享到:
相关动态
八旬语文教师加入省作协 出版著作250万字
2016-03-19 08:51
10903
你好,是陈必信老师吗?您咨询的省作协证什么时候寄到手,告诉您快了,就这几天吧。昨天,家住通源新村的退休教师陈必信接到江苏省作家协会来电,电话还告诉他,陈老师是2015年度江苏作家协会会员141人中年纪最大的,也是江苏作协中年龄最长者之一。 今年82岁的陈必信对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的论断,深信不疑,一生践行。他从教55年(退休后返聘13年)写下水作文不辍,还利用点滴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去年底被吸收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我身体很好,一生所用医药费至今不足3000元,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处理文字速度快,我想活到百岁,留更多的作品尤其是好作品给社会。陈必信说,前几年,我把陆续在省市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的数百篇文章整理好,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多芒的野花》6本诗歌集、2本散文集、1本灯花集,总计250万字;我今年开始整理出版50万字的《必信自...
让阿尔法狗去写作文,会写出怎样的文章?
2016-03-19 10:04
9402
最近最热的词语,八成就是让人工智能去搞创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阿法狗了。发生在它与李世乭之间的围棋大战,在互联网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从第一局李世乭几乎毫无悬念败落之后,从前对几乎与计算机发明处于同一时刻,并不关心的人们开始惊讶,现如此先进,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人类? 这个在科幻小说当中已经被写烂了的设定,头一次如此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太多不同领域的人都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会被试图让人工智能取代这件事。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首先考虑的就是,人工智能是不是能进行文字创作了? 人工智能的画作拍出了8000美元 让人工智能去搞创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几乎与计算机发明处于同一时刻,人们已经试图让人工智能去做艺术创作了。 早在1956年,美国人就首次创作了所谓真正的计算机音乐《依利阿克组曲》,这是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冠之以实验,旨在显示电脑程序的作曲可能性。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
3千选手同台打擂,比拼作文英雄10强
2016-03-21 08:49
10193
作文赛场逐鹿,谁是真的英雄。3600多名文学爱好者入围第一轮全市海选,并经过六轮现场写作产生了最后的“作文英雄”10强及冠亚季军得主。副市长吴以环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据了解,活动自去年3月启动,将打擂台和导师制融入写作比赛中,吸引了84所学校报名参加,经过各校海选,有3600多名文学爱好者入围“作文英雄”第一轮全市海选。经过100进60、60进30、30进15、15进5、复活赛、总决赛共六轮现场写作,产生了最后的“作文英雄”10强。其中,红岭中学武捷宇、翠园中学吴明昱和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王艺博分别获得冠亚季军。 ...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