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学生作文打完分数就算完事了?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4-15 15:58

  我让女儿把她的平时作文发给我看,她拍照发过来,我看到一连三次,教师的作文批阅都只是分数,没有评语,甚至连批阅的日期都省略了。我再仔细看看她写的这些作文,问题非常明显,可教师并没有指出来。

  我问女儿,老师有没有给她面批,她说:不可能,中午上学才交上去,下午放学就发下来了。这样的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女儿坦承:中午不睡觉,20分钟凑齐字数,上交了事,反正老师也不看。才是初一的孩子,就看透了教师的习惯和脾性,这是件多么让人难堪的事。

  虽然作文已经沦落成师生双方的差事,学生应付老师,老师糊弄学生,学校对作文的管理却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很多学校都明确规定,每学期应该完成多少篇作文,每次教学检查都有详细的记录。

  有些地区和学校就做了一些变通:把一个地区的教学检查放在一起联查,或者请上级主管部门来学校督查,这就迫使着教师加班加点应急完成任务。我看到的情况是,有的班级上学期只写了一篇作文,在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教师突击完成四篇作文,质量暂且不管先完成任务再说,要不然会影响期末或年终考核。

  作文批阅草率成风也值得关注,我在毕业班的时候,每学年差不多有十多次高考模拟考试,每次作文都是只有一个分数。以前阅卷,语知题和作文批阅差不多是1:1的比例,可现在呢,批阅作文的人数越来越少。我的同事中有一个就成了作文批阅专业户——以前五六个人改作文,后来他一人全包了,真正做到了“秒杀”。

  每届高一第一次作文,我都要求他们把以前初中写的最好都一次作文誊写上交,以此了解他们既有的作文能力和水平。但遗憾的是,同学们基本都是“重新创作”,他们认为以前的作文不是用“心”写出来的,也就没有一篇让自己“刻骨铭心”。

  有老师总认为,只要学生写了,就会有收获。我的观点是,这种“差事”似的写作,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助长了他们凡事应付的品性,败坏了写作应有的态度和情趣,而这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差不多是毁灭性的。这样的作文不写也罢。

  作文是一种态度,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心灵表达,而不仅仅是考试时套取的一个分数。学生作文也是一次次的思维训练,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共同完成一次“思维的冒险”,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养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今天那些热爱并坚持写作的年轻人中,有多少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我没有多少自信。(作者吴贤友,此文首发蒲公英评论网站,全息作文网转载此文仅供学习欣赏,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全息作文:让作文有声有色

全息作文:让作文有声有色

2016-04-15 16:01

11725

看看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课堂,大都还是坚持传统:教师命题、指导审题,然后开始写作。由于许多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往往会出现胡编乱造或写不具体等问题。此外,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老气横秋,这样的作文教学怎能让学生喜爱,怎能让学生写出像样的作文? 现在,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已进入各家各户,特别是手机,几乎人人都有,可录音、可拍照、可录像。如果我们留心身边事物,发现有用素材,及时用手机或照相机拍下,然后在作文课上播放,让学生细细观察、交流观察所得,最后进行写作,这就是声像作文。声像作文可以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定,将人、事、景、物等元素通过熟悉的声像,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听录音写作文 声音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悦耳,有的刺耳...

为什么中学生作文写得不如小学生作文?

为什么中学生作文写得不如小学生作文?

2016-04-15 16:14

11458

近日,曹文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写作文这件事上,中国的少年缺少足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他们预先(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被灌注了种种不利于发现自己生活的思想。 我教中学语文,每次布置作文时,学生都苦不堪言,提笔不知要写些什么;而每次批阅诸多词不达意、语句不通、各种网络语言乱入的作文也着实是一件苦差事。按说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最基本的记叙、抒情等应不在话下,但能够做到情感真挚、叙述详略得当的人却并不多。 思其缘由,很可能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最多的是如何按照考试要求写作。如开头应怎样写,中间应写几件事,结尾应如何呼应主题。在这样的强化训练之下,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千篇一律,没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要么没有章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忽视语言美感。 应试化的作文教学既造成学生在写作中忽视现实生活与个人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将作文当成一项任务,而并非自身的情感表达。正如曹文...

左手教书,右手写作,乡村教师放飞文学梦

左手教书,右手写作,乡村教师放飞文学梦

2016-04-16 09:56

12103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2015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公布推介作品名单。经初审、复评、终审等程序,最终遴选出《烽烟尽处》《芈月传》等21部作品,龙游詹家小学80后教师陈佳宁的作品《古瓷谜云》入选其中。 儿时的写作梦,在心里由一颗种子渐渐长成参天大树。陈佳宁说,早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就怀揣着作家梦踏上了文化苦旅。在衢州上大学期间,他开始尝试诗歌创作。他利用一切课余时间阅读文学书籍。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时,陈佳宁主动选择到距离龙游县城47公里远的梧村小学当一名教师。主要是考虑到那里的环境单纯、清静,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投入写作。陈佳宁说。 甘于寂寞,却不甘于无为。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陈佳宁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创作长篇小说。第一篇小说《刺客》陆陆续续写了两年多。陈佳宁说,《刺客》写完后,由于我没什么名气,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我的小说。 陈佳...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