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致家长的公开信贴满小区门口:我们恨家长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5-24 14:43


“我们每天在你们的打骂声中度过”“你们只在乎我们的成绩”“还我们自由”…… “狼爸虎妈”们快看看,你们真的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吗?

从前晚到昨天,渝北区龙山路某小区6个单元大门上,均贴出了“致家长们的一封信”。公开信上说,他们每天在父母的打骂声中度过,父母只在乎他们的成绩,不在乎他们个人;父母限制他们的自由,但他们需要自由,还他们自由。信中甚至出现了“我们恨家长……蓝色天空再见,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见”之类过激话。

这封信一贴出来,犹如平地起惊雷,小区上千住户一下沸腾了,震惊、担心、自责、恐慌……“狼爸虎妈”们纷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少家长还连夜与孩子谈心交流。

小区贴出匿名信!

孩子“控诉”家长限制自由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小区,发现进小区C栋1单元的铁门上,还张贴着两封“致家长们的一封信”。均为匿名信,信是用A4纸手写的,然后复印了多份。内容大致为:“家长们,你好,你们无法拘束我们的自由,虽然你们是我们的监护人,但是我们还是有自由的。我们每天在你们的打骂声中度过,你们总是只在乎我们的成绩,不在乎我们个人,如果这样,干脆你们直接去买一台机器回来算了。我们也有自由,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玩耍!还我们自由。”“我们不是你们的出气筒!”“我们不是你们拿来比较的傀儡。”“我们受够了家长打骂的生活,你们开始打骂我们本能理解,可后来无时无刻的打骂,使我们忍无可忍。”“我们恨你们家长……”“世界的一草一木我们再见!”“蓝色天空我们再见!”“一草一木我们会再见吗?要看家长们如何做!”

在信纸的空白处,一名家长留言称:“孩子们,好好和父母沟通吧,他们爱你,不要做过激的行为。”

小区清洁工何阿姨说,20日晚10点多钟她打扫楼梯清洁时,就发现这封信已贴在大门上了,当时有很多人围观。

“我们小区分A、B、C三栋6个单元,进每个单元的铁门上都发现了这样的信,信是用两张纸写的。”小区物管服务处的负责人说,到21日凌晨,就只剩下B栋和C栋1单元的铁门上还张贴着两封“致家长们的一封信”,其他的信,均被一些担心引起更大反应的家长撕了。

谁写的这封信?

家长分析:几个孩子合写

匿名信到底是谁写的?这引发不少家长的猜测。住户杨女士向记者推测,这两封信里有3个人的笔迹,估计是几个孩子一起写的。信中有个别错别字,估计这几个孩子应该在读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

 

而住户韩先生分析,可能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成绩没考好,因此被打或被骂,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发泄。现在的孩子压力真是太大了。

各方如何应对?

小区QQ群发布紧急通知

“我昨天凌晨一点下班回家就发现了这两封信。”住户成先生说,当时他下晚班,刚要开楼下的铁门,就发现了这信。他分析,这些孩子肯定在家受了很大的委屈,又不敢和父母顶嘴,所以只能以这种方式向父母“宣战”,“控诉”父母。

另一名住户杨女士,是11岁孩子的母亲,她看到信后,马上回家和孩子沟通,害怕自己的孩子也是写信的孩子之一。“他们在信上说:蓝色天空再见了,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见了,我害怕几个孩子商量,离家出走或者做出其他傻事。”杨女士说,昨天一天都在和儿子交流、聊天。

小区QQ群群主林先生说,昨日凌晨1点,他在小区QQ群里发布了紧急通知,建议家长们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然出事了后果很严重。有孩子的家长早上起床看到通知后,都到楼下看信,看完信大家都匆匆回家和孩子进行沟通。

此外,小区物管服务处也担心孩子们做出过激行为,昨天上午,物管处在小区公示栏上贴出通知,让家长留意孩子们近期状况。

全家人与孩子一起交流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刚刚与孩子交流了的冯爷爷一家人。“我们前晚听儿子说了此事,有一些担心,一大早就从大学城赶过来看孙子。”冯爷爷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早上赶到时,孙子的外公、外婆也到了。一家人与孩子好好交流了一下。

据冯爷爷介绍,其孙子今年下半年要升初中,学习压力比较大,不是在学校学习就是去补习,“听说那封信中有‘蓝色天空再见了,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见了’之类话语,很担心孩子做出傻事。”他说,虽然孙子比较听话,但儿子、儿媳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担心在高压下,孩子承受不起。

冯爷爷之子冯先生说,看到这信,心里很不好受,一个晚上都在反思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太严了,对他寄予的希望太大了。冯先生还向记者大致描述了一下与孩子交流的情况,他告诉儿子楼下信的内容,让儿子自己去看,回来大家交流。儿子回来告诉他们,信的内容有些吓人,“如果是我,直接就说我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冯先生说,儿子认为写信有些笨,是在吓唬家长,但也是怕家长的表现。交流中,儿子认为父母对他管得太严,天天都在学习学习,自己玩耍时间太少,除了学习和成绩,自己很少有喜欢的东西。

记者表示希望见一见孩子,被婉拒。“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说我们管严了,孩子都没得自由了。”冯先生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沟通可能有问题,以后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让孩子憋在肚子里。让孩子快乐成长,也是一个合格家长应尽的责任。

“虎妈”给女儿更多空间

住户刘女士说,女儿今年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学习任务比较重,又参加了两个补习班。她对女儿很严格,女儿平时耍的时间少,空间也小。女儿有时不太听话,比如耍手机聊天,有时还惹父母生气,父母会说几句,但骂得比较少。这几天,女儿有一些反常,经常与三四个女同学一起出入,在楼下耍得很晚才回家。20日晚9点多钟回家时,楼下小卖部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女儿和几个同学在小卖部旁的乒乓球台聊了很久,好像“密谋”啥子事。

所以这封信出来后,她迅速与女儿交流,一是了解信是不是女儿写的,二是了解女儿对父母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女儿明确告诉她,信不是自己写的,但交流中她发现,女儿对她的怨气很大,“女儿说我只在乎她的成绩,在乎她舞蹈跳得好不好、钢琴练得好不好,却很少陪着逛街。女儿说我是一个虎妈妈。”

 

刘女士告诉记者,昨天与老公商量了,在保障女儿的安全情况下,多给女儿一些空间,多陪陪她,“就像信上说的,给她们一些自由。”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如何写好你的毕业论文,不抄袭,不敷衍

如何写好你的毕业论文,不抄袭,不敷衍

2016-05-24 14:59

7495

对高校教育者来说,要思考的问题不应该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学生从一个懵懂的论文初学者,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而是如何利用前三年的时间,培养训练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5月,又是一年答辩时。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大学生4年学习的沉淀与总结,但相较于硕士与博士,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则稍显混乱,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很多学生不会写论文。按理说,经过4年专业系统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了独立思考与写作的能力。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都反映,直到临近毕业才明白应该如何写论文。究其原因,在于许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学术训练不够系统完善。以人文学科为例,虽然许多专业课结束时都会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察,但字数大多在两千字左右,与毕业时六七千字的论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们的文章大多是直观式、感悟式的,缺乏理论深度,格式也不够规范。 不少老师认为对本科生不必要求过高,除了明确说不让抄袭外,鲜有更高的标准。这就...

小鲜肉作家图书畅销,秒杀文坛老将

小鲜肉作家图书畅销,秒杀文坛老将

2016-08-05 09:13

8120

近年来,小鲜肉席卷荧屏,图书市场似乎也被波及。前不久,被粉丝称作鲜肉作家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在青岛签售新书受到近千人追捧,不少粉丝一次购买五六本书。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同时被打上鲜肉标签的沈煜伦与张皓宸等年轻帅气的作者。以致有人戏称写作也步入了看脸时代。对此,著名评论家白烨认为这跟阅读的粉丝化、娱乐化、青少化都有一些关系。 鲜肉作家受欢迎颜值成畅销助推器? ...

一篇漏洞百出的博士论文引发的争论

一篇漏洞百出的博士论文引发的争论

2016-05-25 11:15

9708

今年4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博客上发文,就一篇博士论文发表看法。 新京报讯 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博士到底价值几何?今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评审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后,称该论文差到让他愤怒。他在博客中就此事写道,强烈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追查论文的相关单位和作者的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论文某一节标题被指太奇葩 我从未见过这种让人晕倒的论文,不仅观点完全论述不清,而且通篇都是各种资料堆砌出来的,最可笑的是,标题雷人、语句不通,连小学生都不会犯这种错误。昨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陈吉德仍然对这篇博士论文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血气上涌。 这是一篇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博士论文。陈吉德在博客中贴出了部分论文内容并吐槽。 论文第八章第三节标题是: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代...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