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姜海洋全科满分,曾拍摄微电影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7-04 08:37

“考试的时候还在发烧,完全没想到能考到全科满分,还有点激动。”昨天上午,北京市中考成绩出台,北京十二中初三年级2班的姜海洋同学获得全科580分满分的成绩。这也是近年来首次中考出现满分。

考生姜海洋的中考成绩查询界面。

兴趣广泛曾为拍微电影熬夜

据姜海洋的父亲姜定宇介绍,姜海洋兴趣非常广泛,平时喜欢阅读,最喜欢科幻类、文学类、历史类等方面的文章。“我喜欢科幻类、散文类的,比如《三体》和《时间的形状》等等,还有林清玄、三毛的散文,我觉得都特别有益处。当时物理老师推荐给大家很多科幻书目,中考作文里还用到了《时间的形状》里的。”姜海洋说。

同时,他在体育方面也颇有“建树”,多次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获奖,曾获得过跳高第二和跳远第一的好成绩。足球也是他的体育爱好之一。除此之外,微电影拍摄也是姜海洋的所爱。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从初二就开始自己设计剧本、自己编辑,曾经制作出《蜕变》、《摆渡人》。“微电影都是自学的,今年的毕业典礼我也参与了。每年电影节都有参加,今年作品《摆渡人》拿了‘最佳影片’奖。”

做事执着凡事全身心投入

“满分考生”姜海洋。

姜海洋的爸爸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姜海洋还是一个做事非常执着的孩子。“他要认准了一件事,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其中。”姜海洋的父亲说,比如拍摄和剪辑微电影,姜海洋会从一开始就认真准备,剧本的整体设计、剧情的高潮迭起如何设置等都是用心去钻研,此外,剪辑和后期制作也耗去了他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我替他着急啊,还因为没剪辑完小电影熬夜。”姜海洋的父亲表示,“不过我担心,要是不让他弄,反而会影响他的学习。”“我觉得微电影很锻炼耐心、细心。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电影的效果就会出不来。”姜海洋说。

曾几次考出单科满分

姜海洋和语文老师赵华的合影。

说起全科满分,姜海洋的父亲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并不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孩子在之前的模拟或者其他的考试中,不止一次出现过单科满分的情况。”姜海洋的父亲说,不过语文满分确实是首次出现。“考试期间还发着烧,考完之后比较担心语文成绩。”姜海洋说。

在分享自己学习经验的时候,姜海洋表示,就他自己而言,按老师平时的要求全部一丝不苟地去做。同时,平时写作业不是机械的写,对于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会主动加倍去完成。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作者岛田庄司:写作源于灵感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作者岛田庄司:写作源于灵感

2016-07-04 14:28

12218

天降的灵感让岛田庄司开始写推理小说,如今被称为推理文学新本格派代表的他,依然在用当初的天降的灵感写作。 曾经想以画画为终生职业的岛田庄司,在某一天,一股灵感突然爆发,他形容为好像天降的礼物,让他选择了写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初期的时候,灵感非常多,他把它们全部记录了下来,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创作依然来自于当时积累的灵感,当时脑子里海阔天空地留下了很多东西,到目前这些灵感只用了一半儿。 而对于自己的作品,他说,一部也不记得,因为写完就不再看,他认为,记得自己的作品、觉得某部作品很好的话,在创作中会不自主地出现刹车的情况,所以,创作完了就忘掉了。另外,推理文学的创作是一个艰辛、繁复反正的过程,在某些细节上有时要做反复处理,以至于艰辛到写完之后自己不想再看第二遍,看到都会很烦燥。 根据岛田庄司原著《夏天,19岁的肖像中》改编的同名电影里,黄子韬出演男一号。《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讲述了十九岁少年...

杭州为迎接G20峰会,派发英文小册子,土翻译雷倒众生

杭州为迎接G20峰会,派发英文小册子,土翻译雷倒众生

2016-07-05 10:48

11291

这份《英语100句快速记忆》小册子中不少中文字注音令人一头雾水。如“杭州,某斯特,不优特服四体,因掐那”实际上是“Hangzhou,the most beautiful city in China”(杭州,中国最美丽的城市)的注音。“外斯特雷克,白斯特爱去爱可顺恩因杭州”看似天书,实际上是说“West Lake, the best attraction in Hangzhou”(杭州最美在西湖)。类似的注音还包括“杭州,啊派爱那达斯俺俄思”,即“Hangzhou,a paradise on earth”(人间天堂——杭州)。...

网红咪蒙:微信公众号写作拯救400万债务

网红咪蒙:微信公众号写作拯救400万债务

2016-07-05 11:32

11216

一年前,还在深圳的咪蒙,到北京望京soho谈事,有那么一秒,她想,如果能在这里办公就好了。那个时候,她的公司濒临倒闭,即将要面临裁员的窘境。但一年后,公号坐拥300万粉丝,头条原创广告45万的咪蒙,在历经两次搬家腾挪后,成功地把公司搬到了这里。 1 上世纪90年代,在四川南充的一所中学里,一个叫马凌的高中女生因为长得矮胖矮胖,形似阿蒙(机器猫在引入中国的早期,被译作阿蒙),于是被唤作了咪蒙。咪在四川话里是小的意思。 高中女生马凌的愿望是做语文老师或者作家,要么改别人作文,要么自己写。但因为写的文章不美,无法写出伤春悲秋、45度仰望天空、海藻般的头发,她并不被老师待见。 从青春期开始发胖的咪蒙,怀揣着父母离异的秘密,心事重重。她拒绝好友去家里的探望,以至于好友一直以为她是瞧不上自己学习太渣。 高考时,尽管语文成绩糟糕,咪蒙还是凭借几乎满分的数学成绩,考上了山大中文系。选择这个学校是因为听说体育考试宽松--体育白...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