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为你揭秘如何写出高考满分作文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7-21 11:56
考试在当代人类社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作文又是各种层次选拔考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比如在高考语文中,作文所占比重达到40%,可谓是重中之重。公务员招考的《申论》中,作文也占据着40%—50%的分数。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在作文上获得理想的分数。笔者参加了今年海南高考的作文评卷工作,有个体会:考场作文出彩,考生应当具备四种基本能力。
写好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过阅读关
首先是阅读能力。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除了直接标明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题目外,其他题目其实也多与阅读相关,可以说,阅读在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语文要考出好成绩,必须要在阅读能力上过关。在多数人看来,作文更多是表达能力,此话自然是没错,但是彰显表达能力的基本前提却是阅读能力。
这几年海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均为材料作文,而且在今后的若干年还可能维持这种题型,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是不可能把作文写好的。就目前的作文题目来看,一般都是比较简短的文字材料作文。比如2015年与“风采”相关的材料,2016年与“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相关的材料等。但是,就因为篇幅短小,再加上考场上时间相对紧张,写作者往往在瞟一眼观其大意之后便匆匆进行写作,最终效果不见得很好。因此,要写好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过阅读关。是否能够平心静气地将材料细致地阅读几遍,是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在历年的高考作文试卷中,我们都发现有不少抛开材料自说自话的答卷,分数一般都是不太理想,就是阅读能力不太过关的缘故。
理解出题者意图,写好作文关键一步
其次是理解能力。充分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是写好作文至为关键的一步。作文出题者提供的材料比较简短,也不可能有什么生僻的字词或者难理解的句段,所以不少考生在匆匆阅读材料之后自以为明白出题者意图便开始作文。但是,这个“匆匆”极有可能因为没有完全理解出题者意图而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情况,实在是非常遗憾。比如,2015年的作文题中有这样几句话:“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考生基本上都可以把握住题目中“风采”这一关键词,但是有不少考生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更”字,也没有体现出“思考、权衡与选择”,或者泛泛地谈论风采的重要性,或者对三种风采进行“一锅粥”式的论述,最终使得作文的立意偏离了出题者的意图。2016年的作文题,考生基本上都能把握“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等关键信息,但是却忽视了“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也属于审题偏差的现象。因此,在以足够耐心为前提的基础上,通读材料,充分理解出题者意图,把握关键性信息,才能将作文写好。考生在考场上由于时间很紧,再加上心理压力大,在匆匆作文中往往会出现诸多理解偏差,这最终影响了作文的得分。从这个层面上讲,理解能力是与阅读能力相伴而行的。
表达能力:努力引起阅卷老师共鸣
其三是表达能力。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好作文,表达能力是最为关键的。无论理解能力多么独到,立意角度多么新颖,最终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800字左右的书面文字来彰显出来。表达能力和平常的积淀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老师强调平日的大量阅读、大量写作训练都是必须的。
考场作文除了平日的积淀与训练外,更与考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语言表达习惯有很大关联性,同时,写作者还需要适当考虑阅卷者的接受心理。平常写作因为没有时间方面的要求,完全可以在心理状态良好、写作环境轻松的状况下进行,考场作文作为“急就章”就完全无法与之相比。同时,评卷场上,评卷教师往往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短时间内引起评卷老师的共鸣,也是考生需要考虑的。比如有的考生在行文表达上,开篇一小段点题,最后两句话收尾,中间黑压压的一大段,这对评卷老师的耐心也是极大的考验。我们不能说评卷老师不认真,但是要在短时间内找出作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够将考场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大众的接受心理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
书写“颜值高”会占优势
最后是书写能力。当下,由于电子产品在大众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得不少人的书写能力急剧下降,一方面是不少字词到了脑际却不知道如何写,出现“秀才提笔忘了字”的尴尬状况,另一方面是书写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即可看性大大下降,不说美观大方,就是笔画清晰工整也往往成为奢求。
有的考生会说,平日就算了,考场上我一定工工整整地写,一定要给评卷老师一个良好印象。殊不知,平日书写习惯不好,在紧张的考场上是很难纠正过来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历年的高考作文中,得高分者一般书写都能够做到“干净清爽”“赏心悦目”。借用当下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任何时候“颜值高”都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每天与纸质书写保持相对亲密的接触,让自己的书写能力保持在“干净清爽”“赏心悦目”的层面,考场上一定会为自己增色不少。如果能够每天坚持有心的纸质书写半小时以上,是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自己书写的“颜值”的。比如,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诗词默写题,考生得分率并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和考生忽视记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和书写能力的退化有明显关系(出现错别字不能得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每天认真抄写这些诗词名篇半小时,既强化了记忆内容,又提升了书写能力,岂不是一举双得?(2016年海南高考作文评卷老师 曾庆江)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高考作文题目审题立意的10个秘诀【上】
2016-09-06 09:37
15894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
高考作文题目审题立意的10个秘诀【下】
2016-09-06 09:42
18476
六、倾向揣摩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 七、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
高考作文快速提分的7个不传秘诀
2016-09-08 08:40
15624
高考作文如何快速提分,方法很重要。 以下7种方法不是割裂的,可以根据需要综合运用的其中两三种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总之,尽可能经典地叙述出经典材料,使高考作文走向经典,让经典绽放幽香。 一、阐释法 技法概述 此方法注重于对话题或中心词进行深入思考,依据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其他材料,挖掘话题或中心词的内容是什么,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的,怎样做到这一点,凭借什么去做,这样做有何意义,即对于中心词语或论点的内涵、时机、方法、方式和价值进行具体分析阐释。这样既能扣住中心,服务于表达的主题,又能丰富文章内容,使结构清晰,是考场作文叙述材料常用的方法。 例文示范 例如2015年全国卷作文《最美的风采》,由最美的风采能立马想到一系列问题:谁的风采最美?最美的内涵是什么?最美的原因何在?最美的风采有何意义?在什么条件下是最美?文章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释,把中心与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一段是运用诸葛亮的材料来揭示最美的...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