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圆满落幕

来源:搜狐文化

作者:网络

发表于: 2016-08-02 14:38

 

    八月既起,未名燃绿,青春驿动,创意无疆。

  2016年8月1日,第三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以文学的名义,嘉宾纷纭;以创意的名义,燕园雅集,各方力量为“中国规格最高的青少年写作大赛”泼墨涂彩;最闪亮的则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近千名青少年,他们用独特的文学创意才华照亮了这座青春的文学殿堂。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著名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先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中国作家协副主席李敬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研究员,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蒋朗朗教授,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长江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刚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唐金楠先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长江学者、吉林大学文学院张福贵教授,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文学院谢有顺教授,中山大学文学院郭冰茹教授,语文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倪文尖副教授,长江学者、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哈佛燕京学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滕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民乐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包明德研究员,中央教科所储朝晖研究员,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秘书长陈才明博士,湖北大学刘川鄂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张莉教授,北方工业大学谭旭东教授,北大战略研究所著名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黄宾堂,著名作家赵瑜,《脊梁》主编、《中国作家》原副主编萧立军编审,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邱华栋,《长篇小说选刊》主编、著名评论家顾建平,著名作家、《十月》编审石一枫,凡客集团总裁陈年先生,广州市指点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胡国志先生,阳光汉华总裁高仕鸿女士,北大培文总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博士,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秘书长朱竞女士等共同出席。颁奖典礼由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法国“教育骑士”荣誉勋章获得者董强教授和《人民日报》记者编辑赵安娜共同主持。
  颁奖典礼在《永远的校园》的诵读声中开启,《永远的校园》作者——大赛顾问、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首先致辞,他高度评价了大赛的出色的组织和作品的质量,指出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保有一份纯粹的文学信念是弥足珍贵的,因为有了这种信念,人生才显现出不同的光彩,不仅是写作水平的提升,更是自我人生从此受益匪浅。在这个意义上,他再一次强调了对大赛的寄语:“文学的希望,在未来,在青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则谈到当今青春文学写作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高度商业化的倾向,二是新“八股文”的倾向,而由北大的创意研究机构主办的“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突出发自内心的写作,鼓励问题和立意的自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对以上两种不良写作倾向的纠偏,孩子们只有从真实的心灵出发,自由书写自我,才可以让青春文学回到应有的起点,这也许是大赛对中国青春文学最大的贡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对大赛的作品集《倾听未来的声音》做出高度评价,《倾听未来的声音》已出两季,由著名作家、“北大培文杯”大赛评委会主席曹文轩主编并作序,著名评论家谢有顺作跋,该书收录了第一届、第二届大赛的最优秀作品。白烨会长对书中呈现出的青少年奇崛的想象力、精妙的构思以及大胆的表达感到惊异,并认为这是一次“95后的自信发声”,展示出了青春写作的新力量,由此看到了一个个生机勃发魅力无限的心灵世界。他勉励在场的所有选手继续“我手写我心”的初心,坚持最青春的表意实践,筑造新一代人的思维世界和心灵空间。
 大赛评委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教授专门致辞,曹卫东教授鼓励新一代的年轻人,把写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作为一种的生存方式,他回顾18世纪的欧洲就奉行举办大赛,法兰西普鲁士都做大赛,既是写作大赛更是知识大赛,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思想观念的交锋。而今天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已经实现国际化,未来的中英双语写作一定会向主题化方向发展,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少年朋友来参加大赛,不仅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很多会写作的优秀人才,也要给我们的民族培养更多会思考的优秀人才,更希望通过大赛能培养出更具跨文化交锋能力的人才。

 最后,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大赛评委会主席、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以“发现还有发明”为主题,为大赛做特别寄语,他点明了大赛的宗旨,“让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爱上写作,这是对中国教育的特别贡献”。他说,写作者必须懂得发现,写作者的发现必须是独到而深刻,如果一个写作者的发现与普通人的发现无异,这个发现就没多大意义,他总得有一些非常的发现,他的文字体现在观察世界独特视角,感受世界多种感受,揣摩世界的思想。他的目光一定要锤炼异常锐利,富有穿透力。 纯粹的发现不能称之为文学艺术,发现的文学艺术也需要创造,发明意识锻造发现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现实性。发明离不开发现,发现也需要有发明结伴而行,发明才是一个写作者完整的使命。而“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为青少年开启了这样一种积极、正面的“发明与发现”的大门,并带领青少年开启美丽人生的第一步。曹文轩主席同时为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签名赠书《倾听未来的声音》,他勉励获奖者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坚持独立的思考、纯粹的写作,因为这是惠及一生的习惯。

  “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作为规格最高的国内青少年文学赛事之一,自2014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秉承了自开赛以来的三大优势:一,极其强大的评委阵容。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教授担纲大赛评委会主席,田沁鑫、陈晓明、白烨、格非、谢有顺、戴锦华、毛尖、孔庆东、邱华栋、徐则臣等100多位著名教授、作家、导演、编剧和评论家组成阵容强大的评委会,评委会成员从大赛初赛命题开始即投入到全程工作,从阅卷、评点、颁奖,到优秀作品发表、出版的深入评点,真正做到名家对中学生创意写作的引导和指导;二,全国范围内的多所知名中学组织参与,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四中、湖南长沙第一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新疆乌鲁木齐第一中学等名校为代表的近千所全国著名中学广泛参与,影响巨大;三,发现了一批具有文学潜力的创意写作青少年新秀和代表作品,前两届的大赛优秀作品在全国知名报刊《光明日报》《散文选刊》等发表,并被权威刊物《新华文摘》进行转摘,大赛优秀作品集《倾听未来的声音》(2014季、2015季)则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参加大赛的多位选手已经出版了个人文集,借助大赛的平台,95后的写作新声已经在文学秀场内开始唱响。

  在前两届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三届大赛在宣讲、推广、公益上更有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11月第三届大赛正式启动并公布初赛命题,“北大培文创意写作公益巡讲团”穿越寒冬炎夏,奔驰大江南北,深入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广东、广西等近百所中学,与中学师生面对面交流,全力传播创意写作的文学理念,竭力发掘青少年创意写作人才。

  本届大赛中英文组现场决赛的题目都采取二选一方式,选手从中自由选择一道进行现场写作。600名选手经过数个小时的现场作文,组委会当场封卷并立即送达评卷现场,评委们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经过夜以继日的盲评甄选,最终评选出中文一等奖25名、二等奖95名、三等奖180名;英文一等奖21名、二等奖103名、三等奖176名。为继续推进大赛的组织工作,表彰在大赛组织上和对学生指导上付出特别努力的学校和教师,本届大赛评选出100名“组织奖”,158名“伯乐奖”;另外,广东、湖南、广西、新疆、河北、浙江、安徽、云南8个分赛区获得了大赛优秀分赛区奖。

 文学的希望,在青少年,在未来。中国的希望,也在青少年,在未来。对于当代青少年,首先要热爱母语写作,熟练地运用母语,也要熟练地运用英语写作,培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全球理念、国际视野与交流意识,只有打造好母语与英语的双翼,才能提升青少年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我们民族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屹立民族之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将“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影响力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大赛将继续努力奋进,以创意带动创新,让青少年为自己的青春赢得骄傲,也为青春文学赢得骄傲,更让提倡创意创新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释放出创新的激情,成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彼此的教育梦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搜狐文化,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经常写微博段子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经常写微博段子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2016-08-02 14:49

14095

根据最近一项新的对写作的研究表明,微型小说和社交媒体已经融入学术环境中,微博对于21世纪写作的革新是一个理想工具。 由于社交网络的实时属性,你必须迅速编辑,并服从严格的字数限制你不得不力图简洁。这就训练了21世纪的写手们,使他们在科技时代如鱼得水。 微博能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吗?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高级讲师及新闻写作者乔西巴纳德对此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单独的纸、笔和想象力已经不是足够的工具。 21世纪为有抱负的作家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必须成为多元化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能够在不同的模式之间转换。练习写微博可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技能。 传统上,最好的创意写作往往是在孤独的环境中产生的。而在21世纪的写作中,需要新的作家进行自我推销,和他们的读者群进行沟通。社交媒体邀请作家建立作者平台,并定期发布信息,宣传不再仅仅是出版商的责任。即使这种微型写作很受欢迎,但是作为创意性写...

卖书、做杂志、拍电影、开发作文APP,这家公司开挂了

卖书、做杂志、拍电影、开发作文APP,这家公司开挂了

2016-08-04 10:35

13983

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无纸化阅读逐渐被大众接受,曾经辉煌的传统出版业面临着极大挑战。读书的时候就是校园里的文学青年,上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十大校园诗人的称号并加入中国诗歌学会。对于当年在小县城做内刊编辑的他来说,来武汉主要是追求文学梦想: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梦想就是自己创办一本杂志。...

写作,不妨来点创客精神

写作,不妨来点创客精神

2016-08-04 10:51

12511

这个故事的开头有几分熟悉。 一位上海姑娘,从小耳濡目染,对曾经的沪上充满好奇与遐想。酝酿多年,她终于提起笔来,将那些淹没在烟尘里的人与事捡拾起来,串成了一个家族的乱世传奇。这个故事叫做《王家小姐》,它在百年上海破土生长,它的底色就是作者的家庭与家族。 说起来,许多艺术家终其一生的创作,都是在追寻或者再现创作者自己。比如,小说《人生》里的困惑正是路遥的心灵自传,再比如,电影《客途秋恨》里有许鞍华和母亲的影子,《童年往事》正是侯孝贤的童年与往事,王小帅电影里挥之不去的三线情结,以及贾樟柯电影里令人难忘的山西景观。所以,假如你想创作什么,不如首先从你熟悉的人与事开始。 而故事接下来的发展,却是在2016年才会发生。 长篇小说《王家小姐》最初与读者见面,不是在网络文学网站,也不是报纸杂志,而是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号和有声小说收听网站。作者写完一节就在微信公号上连载,王家小姐的故事目前在喜马拉雅FM有声小说的播...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