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写作文悄然风靡校园

来源:合肥在线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9-02 03:56

    “说写作文”是指用嘴说身边事物、用手写自己说出的语言,继而形成一篇作文。“说写作文”是继传统“读写作文”之后又一种作文新形式。目前,是目前国内中小学生最火热的一种课堂写作形式。2011年,由我国小学生作文教育行业著名品牌“妙笔生花”创始人、葡籍华人教育家袁易飞先生首创和提出。“说写作文”开创了中国作文教育新模式,推动了“读写作文”的中国传统作文教育模式向“说写作文”的中国新作文教育模式悄然转变,“说写作文”主要途径“感官五步法”:眼观、脑记、心想、口说、手写。

  名称:说写作文作者:袁易飞

  一、基本内涵

  “说写作文”来自于“妙笔生花”作文品牌。其内涵分为四个层次:口说是入门、手写是基础、妙笔是提升、生花是结果。

  口说:让孩子说自己、说家人、说身边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说得好才能写得好。

  手写:让孩子用手写自己说的嘴边话,写出来是基础,更激发了孩子对作文的兴趣,改变课堂枯燥乏味,表达了孩子的心声,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妙笔:在孩子们会写的基础上,我们会让孩子写妙、写好。比如我们会让孩子学会如何提炼标题?如何升华主题?如何修饰语句?等。

  生花:生花就是产生结果,这个结果既让孩子的作品发表在各大门户网站、报纸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结果,来检验“说写作文”的教学成果。

  二、重要意义

  “说写作文”首创人、“妙笔生花”创始人、葡籍华人教育家袁易飞先生说:“孩子们学习语言最主要目的就是“说与写”,其次是“读”,而“妙笔生花”就是写的最高境界。所以,“说与写”的作文教学新模式胜于“读与写”的作文教学旧模式。因为,“说写作文”集中了孩子、家长、社会的需要,所以,“口说手写、妙笔生花”已经开创和引领了我国作文教育新模式、新市场,直接推动了“读与写”的中国传统作文教育模式向“说与写”的中国新作文教育模式悄然转变。“说写作文”主要途径是“感官五步法”:眼观、脑记、心想、口说、手写。”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合肥在线,来源地址:)

分享到:





评论0

未登录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相关动态

公益人士带领小学生坐地铁写作文

公益人士带领小学生坐地铁写作文

2016-09-02 03:58

15543

叔叔,您站的区域有危险,为了您自身安全,麻烦退出黄线。在长沙地铁2号线,看到有人等待地铁时走入黄色安全警示线内,四年级学生李铭宸走上前,笑着提示。 8月18日,邰勇夫组织社区孩子在长沙轨道交通采风,包括李铭宸在内的四十多名小学生走进长沙地铁、磁浮列车参加轨道交通作文游,文明乘车做榜样活动,在输出社会正能量元素的同时,留下许多文明出行好作文。 除轨道交通作文游,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暑假,邰勇夫还组织社区孩子们写环保作文、书雷锋精神、记创业故事传播正能量,留下好作文,邰勇夫谈及暑期带领学生们的采写目标。 拾城市垃圾,留下环保好作文。7月19日8点半,兴汉大厦门前广场,邰勇夫拎个大垃圾袋,小朋友们一个个蹦着、跳着,30分钟内把小广场上垃圾扫光;在开福区滨江美寓小区,孩子们短时间内把小区院子里的烟蒂、饮料瓶、食品袋,烂手纸清理干净。开始觉得委屈,但后来看到路面干净整洁了,就有一种成就感。活动过后,不少学生还在搜...

36年坚持写作,终圆出书文学梦想

36年坚持写作,终圆出书文学梦想

2016-09-05 08:28

16211

一个农民,生活在宁波海拔最高的山村,但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文学梦。36年来,他一直坚持写作。不久前,他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没有想到,我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土作家也能出书,有时候做梦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看到自己的书,心里比什么都开心。 他叫严志苗,是鄞州区章水镇杖锡村人。 大山里的土作家 今年53岁的严志苗说,他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觉得那一个个方块字特别神奇,能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纸上体现出来。虽然高中毕业之后就回到家中务农,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 他的女儿严金兰对记者说,自她记事时起,就发现爸爸是一个特别爱写东西的人:有时候,在地里干着干着活儿,爸爸忽然想起来什么了,就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本子记下来;半夜里她一觉睡醒了,发现爸爸还在屋里写;到了夏天的时候,爸爸在院子里写,经常被蚊子咬得满身疙瘩。 严志苗说,回到农村之后,他一直坚持写作。17岁时,他的一篇文章被当时的鄞县广播...

75岁开始学写作,努力永远都不晚

75岁开始学写作,努力永远都不晚

2016-09-06 01:54

15840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或奶奶,他们会在晚饭后,端一杯茶在夏夜的星光下,或者冬天的暖炉旁,给孩子们讲很多离奇、有趣的故事。2013年10月,一本叫做《乱时候,穷时候》的书出版,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会用笔讲故事的传奇老人:姜淑梅。 姜淑梅出生于1937年,山东人,1960年逃荒至黑龙江。她60多岁才跟着女儿学习认字,75岁开始学写作,不到一年,创作十余万字。她的文字发表在《读库》上,大受欢迎,随后又在《新青年》、《北方文学》等刊物上陆续发表,并很快出版了作品集。 当初,听说姜淑梅要学写作,二女儿学着赵本山的腔调调侃道:赶紧写吧,东边茅楼儿没纸了!大儿子笑她:娘,你要是发表了文章,领导都会接见你了。姜淑梅则说:他们要不这么说,我劲头可能还不大。他们这么一说,我的劲头倒大了。她在当散文家的大女儿的指点下,一点点写出她经历的事情、听说的故事。 姜淑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知道什么样的故事大家爱听。一上来就讲,...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