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音乐和绘画都能写出好作文!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9-12 10:18
什么是“好老师”?陪伴学生成长、鼓励他们从兴趣中找到学习乐趣一定是必备品质之一。昨日是教师节,江汉区唐家墩小学语文教师刘学军,登上长江日报和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市民大讲堂第137期,分享自己鼓励孩子们写小说、填歌词,用文学创作陪伴学生成长的故事。
用音乐和画画引导孩子学语文
老师就要为孩子找到展示诉求的平台
“从教26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成长需要的,就是分享、参与和陪伴。”今年45岁的刘学军在学生和家长中人气颇高,昨日,不少与他素不相识的家长,带着孩子从青山、武昌等地赶来。讲座还未开始,不少孩子就围在刘学军旁边,希望能够跟刘老师合一张影。上台后,刘学军用一句总结开始了分享。
2012年起,刘学军开始带着孩子们创作出版《龙族精卫》《龙族轶梦》《龙族一脉》《龙族止戈》《龙族未闻》《龙族一家》《龙族拓印》等系列儿童文学作品,最开始只是在唐家墩小学,慢慢地,武汉市有20多所学校的学生参与进来,现在,丛书已经形成了8个系列,出版累计40余万字,他设计的“龙族互动艺术文学创作平台”,还吸引了不少家长参与其中。
刘学军介绍,《龙族》系列的书,其实是溯源经典、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以《龙族精卫》系列为例,故事源自中国古老的传说《精卫填海》,“精卫族”生活在一个叫作“双层森林”的神秘地带,他们能够飞翔,拥有“超能力”,不少故事情节灵感直接来自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想像力,被师生们称为“汉版”《阿凡达》。
“我们有八大板块,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来投稿。”刘学军举例,《龙族轶梦》源自庄子的故事;《龙族一脉》适合喜欢地理和旅游的同学;《龙族止戈》关注的就是战争史实……他说,孩子们找到喜欢的角度,任意投稿,最终形成一部大家共同完成的作品。书中的配图、主题曲,不少也是来自孩子的填词和绘画。
谈起最初带着学生一起写小说的原因,刘学军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孩子不喜欢写作文,但可能在绘画、音乐或者其他领域很擅长,“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天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我设计了很多方法,通过鼓励创作的方式,走进孩子的世界。”
他说,当孩子抱怨不喜欢写作、没有材料写、写不长的时候,自己总是会问,那你喜欢什么?如果孩子说,喜欢绘画,他就会鼓励孩子去画,“在绘画的创作中,可能一个故事也在他心里酝酿。”刘学军说,不少给龙系列书本创作插图的孩子,最后都可以同时完成作文。这样的例子很多。
“在我的班上,二年级的小朋友都可以写出很好的歌词。”刘学军说,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就能看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就要为他们找到展示诉求的平台。
大讲堂变身欢乐课堂
家长孩子一起玩起成语接龙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刘老师吧。”互动环节中,刘学军邀请了十对学生和家长上台进行“换词接力大赛”,主持人“考起”参与活动的一个小男生,他想了想说:“慈眉善目。”
跟孩子们说起话,刘学军一直是蹲下身,脸上带着微笑。
刘学军说,作为老师,要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感受每个孩子的成长。现场,他播放了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暖暖春意》,这首歌是《龙族精卫》第一部的主题曲,歌曲中的女声干净动听。
刘学军讲述,歌曲的演唱者之一赵芳玲同学,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从来没有学过声乐。在学校的一次海选中,他发现赵芳玲可以胜任主题曲的演唱,于是把她带到录音棚。“我们教她识谱,一个字一个音的学习录制,最终效果非常好。”后来,赵芳玲又登上了武汉市的六一儿童节晚会,还赢得了长江日报常春藤名校免费游学大奖,第一次踏上美国之旅。
今年江汉区的“六一”晚会上,刘学军的学生们表演了根据《龙族》系列改编的舞台剧——《雪色精卫森林》。他说,提前在录音棚录音时,孩子们忙活了一整天,到晚上也没有一个人说累。
去年国庆期间,刘学军和团队前往香格里拉,给藏族的孩子们上作文课、一起编写童话。看到藏族的孩子们生活条件艰苦,走几个小时山路上学都是家常便饭,回汉后,他组织捐赠了价值25万余元的衣物、书籍和文具等,送到藏区,参与的孩子们都很积极。“带领孩子们参加一些爱心活动,这些都是情真意切的写作素材,孩子们也学会了感恩和珍惜。”
刘学军说,今年,他计划继续拓展《龙族》系列作品,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同时,新的剧本和微电影也在筹划之中。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首届微信作文大赛颁奖,评论上万条,点击过百万
2016-09-12 11:21
13359
首届青少年微信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举行,大赛历时6个月,学生累计微信投稿1000多篇、评论10000余条、点击率超100万次。 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文体广新局、团县委联合主办,微信公众平台承办,为历年来湘阴作文竞赛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社会反响最好的一次。作文大赛以童心向党?梦随心飞为主题,利用手机微信快速便捷、互动交流等特点,采取微信投稿的方式,筛选入围作品邀请骆晓戈、李清明、吴广、曹阿娣等10多名作家点评,然后通过微信图文并茂制作发布,将读者反响和投票结果纳入评委打分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
他在网上讲作文,3千人掏钱听,月均收入5千多
2016-09-18 11:31
11532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范松,标准文艺男,出过书,喜欢写诗,阅书无数,如今却痴迷在线教育,讲解写作、批改作文,还有了自己的核心研发课程,他把这称为创业。 5月4日下午3点半,东方今报记者来到范松的工作室,直播间背景墙满当当的全是书。 桌上一台电脑,简易直播设备摄像头、照明灯等,他一一打开,为周六的直播作文课做准备,对着摄像头侃侃而谈。 这样的情景,范松持续了338天,过去的近一年里,他潜心研究在线教育规律和开发写作课程,终于有了系统的课程成果,颇受网络学生欢迎。 网络教师年薪200万热度还没褪去,或许你会认为,范松一定也非常挣钱,其实,这个生意场想挣钱真不是那么简单。 范松介绍,过去一年里,他啥也没干。潜心开发了《品成语》和《十堂作文课》,还进行有偿批改作文,细心到标点符号都会讲解清楚。一年的免费投入,换来了3000多名来自不同地方、国籍、年龄的学生的关注,13万人次的浏览,600余人的评论,2.1万教学时长,好评率在...
作家进校园,给学生讲课
2016-09-22 11:36
10096
日前,江苏盱眙县第一中学邀请县作家协会作家走进校园,与师生畅谈读书体会,交流写作心得。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作家陈绍龙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用心观察感悟巧引源头活水的写作专题讲座。陈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同学们听得仔细,记得认真,受益匪浅。陈绍龙老师送给大家提高写作能力的两大法宝:一是练内功,多阅读多积累,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二是学技巧,学会模仿,说真话,抒真情。他强调阅读与写作需要对接,阅读是写作之母,有积累才得法。 之后的座谈会上,各年级师生代表围绕自己在阅读、写作中遇到的困扰与诸位作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认真听、用心学、勤思考、动笔记,收获颇丰!最后的签名赠书环节中,同学们更是近距离感受到了作家的魅力,接受了他们赠送的精神财富,大家内心十分激动,用灿烂的笑容和热情的拥抱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会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现在的孩子在写作时缺乏生活体验和直观感受,一写作文就觉得无事可写,...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2024-06-07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