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会写作文,语文名师来帮忙
来源:新文化报
作者:王璇 刘佳音
发表于: 2016-09-21 14:48
“我家孩子平时语言可丰富了,可一写作文就没词。”“我儿子的作文就是流水账,有啥好办法吗?”近日,本报家长群里,有不少家长询问怎样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老师,请他们结合各自丰富的教学经验,来为中小学生写好作文支支招。
■小学篇
小观察 大世界
长春市南关区西五小学语文老师王岷告诉记者,她特别赞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在生活中教育。“小学生的作文要想写好,必须有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体验,以生活为源泉,以真实为基础。我建议学生平时多写写观察日记。”王岷老师认为,不论是人物特写,还是趣闻场面,不论是奇异景观,还是动物植物……通过“观察日记”有意识地让孩子们领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孩子在观察、记录、感受和质疑中,一些认真观察的习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我们倡导绿色教育,给学生创造了亲近自然、自主愉悦的学习空间,课上老师科学指导、有序训练,课下孩子运用方法,把自己的见闻写在观察日记中。”王老师举了两个例子:“公交车姗姗而来时,每个人就像估算好了车停靠的位置,一同涌向车门。车还没停稳,就有几个‘敢死队员’大步冲上去,其他几十号人都你推我挤,谁也顾不上风度了,都想着早点上车,再找个座位歇一歇。终于,在喊声、叫声、刷卡声中,我顺着人流被推上了车……”“社团课上,我观察到了蓝色水彩与黄色水彩是怎么混合在一起的。以往我画画时,都是把颜料快速地一和,为了写好日记,我慢慢地搅拌,观察了它们慢慢地由一丝一缕的穿插融合到完全混合在一起的过程,在此之前,我还没这么细心地观察过身边的事物呢!让我不禁感叹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神奇,令我兴奋不已。”王岷为同学们支招:“写的内容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不要求字数,不要求形式,只要原汁原味地真实表达即可。
还有一句话很重要: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贵在坚持!
习作是心灵的言语表达
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寇慧杰表示,言为心声,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能言会写者!所谓“出口为言人人会”,会说话就会写文章。然而,有的孩子却望“文”生畏,我来支一招!丰富的材料,智慧的引导,充分的肯定,都是激发孩子言语表达的催化剂。
以“趣”叩开孩子的心门。孩子的好奇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当他感到有意思时,才能主动去探寻其中的含义,保持热情,并且乐在其中。作文应该有意思,写作不妨从有意思的故事开始。低年段孩子更容易被直观形象、色彩丰富的图片所吸引,多以看图写话来训练写话能力。假如让小草说话,让风儿点头,让鸟儿歌唱。因此,在低年级要教给他们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以“长”打开孩子的闸门。要想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最好的办法是能够练就把一句话拉长的本领。作为作文起步阶段的中年级确实有困难,在写人、叙事的文章时,要善于写人物“对话”。一个人只想不说,叫心里想;一个人想了还说出口,叫“自言自语”;一个人说话别人应答,这才叫“对话”,有了对话就可以把文章拉长。另外提示语的妙用也不可小视。提示语可以放在说话内容的前边,也可以放在说话内容的中间或后边,这要根据说话时的语境灵活运用。
以“法”敞开孩子的心门。要想使高年级学生的文章做到语言具体而生动,离不开“联想、想象、插叙、倒叙和心理描写”手法的运用。根据写文章的需要,适当把习作中的艺术时间拉长与缩短,而拉长时间则会把文章写得具体而生动,而把时间缩短,可以使叙述的内容一笔带过。
言说表达是需要长期坚持训练的过程,离不开阅读积累、范例研习、勤于笔耕、评改发表。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其中我最为关注最为看重的就是习作的欣赏与发表。教给孩子欣赏的方法,尊重孩子的批改权,让自主批改和互助批改相结合,自然会有高效的作文批改效果。在培养孩子自我习作、自我修改作文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放手,还孩子自我学习的时间、生长的空间,善于发掘,给孩子自我肯定的时间、助力的空间。做一个热情的欣赏者,做那个在路边为孩子加油鼓掌的人,让孩子在自由表达中乐于言说,自信言说,呵护他们稚嫩的笔触,赞美他们美好的心声。
作文起步阶段很关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孩子的作文起步阶段,将作文基础打牢,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左淑静说。
那么在起步阶段,怎样让孩子写作文不打怵呢?左淑静老师的办法是,降低难度、培养兴趣及巧妙运用小朋友和家长的帮助。降低难度和培养兴趣,学校老师指导得很到位,不展开说。儿童教儿童是大家很少想到的有效的方法,“儿童的心灵是相通的,一个孩子的感受另一个孩子会有同样的体会,所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参照范本,请好朋友来修改自己的作文、指出不足,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左老师介绍。
而在家长帮助上,“父母语言是儿童语言的范本。”左老师的观点很有启发性。这句话对家长们的要求就是,带领孩子拓宽认知视野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不妨多做一些语言表达,如果说在游乐场游玩,妈妈一直在催促“你快玩啊,给你花了钱的,玩完好回家写作文。”孩子并不能从大人语言中获得借鉴,而如果妈妈的表达是,“今天真是丰富多彩的一天,我们玩得真尽兴,好期待下个周末快点到来。”孩子对大人语言的模仿,就会被借鉴到作文中,孩子在写作上就不会言之无物了。
另外,爸爸妈妈也要跟孩子多聊天,语言积累充实,写作积累才会到位,不能小瞧亲子沟通对促进写作的重要作用。
■高中篇
内外兼修,方为正道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刘雪飞认为,作文在语文学习中一直是重中之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生却视写作为“畏途”。
“在谈高中生写作难题破解之道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什么是写作?它既不玄妙,也不高深,无外乎由两部分构成———内在,即文思;外在,即文笔。”刘老师解释说,“华山论剑”中,武功天下第一的,既不是武功花哨纷繁的黄药师,也不是邪门歪道的欧阳修,而是内外兼修的王重阳。“天下事理,殊途同归。写作也不能一味寻找‘终南捷径’,同样是内外兼修,方为正道。”
内为文思。有人能够文思泉涌,为什么?因为有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有一个主流和两个支流。
主流就是开拓视野,注重积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自有丘壑,下笔方能有神,写作才会有深入的思考与新颖的素材。
一个支流是且学且思,挖掘素材。“从小到大,我们学过的内容都可以成为素材,语文教材中烛之武与苏武、庄子与哈姆雷特,让一代代学子精神拔节;政治教材中的社会发展与哲学思想,引发了多少学子的理性思考……一切素材,其实皆可为我所用。另一个支流就是珍惜拥有,体悟生活。多数学生的人生经历大同小异,但因为体悟意识和能力不同,呈现出来的写作水平就有了天壤之别。生活中拥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的体悟中,融入笔端。”
外为文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老师说,文笔是文思的载体,精妙的文思需要生花妙笔去呈现。生花妙笔从何而来?勤思多写,必能下笔千言;要想写得好,还需研习技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自己不仅要多练笔,还要向名家学习、向同龄人中的优秀者学习。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而不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文思、文笔内外兼修,就是写作难题的破解之道。没有内功修炼,外功只能是雕虫小技。只要内外兼修,应试作文也会迎刃而解!
要做到“四多”
长春日章学园高中语文教师罗凤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做到“四多”———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多借鉴。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融合进罗老师的经验之谈,方法就变得生动多了。
“学生作文写得好,一定书读得多。但是高中读书与初中大不一样,初中作文侧重情感描述,而高中作文则以议论文为主,文史不分家,我的建议是多读书要多读历史。”罗老师推荐了一些她的学生经常读的历史类书籍,如《中国通史》、《上下五千年》、《大秦帝国》、《东周列国志》、《清朝十二帝》、《明朝那些事儿》等。
如何选书,罗老师也有提醒,“像《中国通史》,书很厚,高中生学业又很紧张,建议读简装本,既能积累素材又节省时间。”
多积累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读书积累,罗老师还建议读《意林》、《萌芽》等小故事,积累作文素材,另外,还有专门的作文素材这本书,也很实用。还要积累好词、好句,“在这方面,初中生一般做得很好。升入高中后,不可荒废,因为高考作文阅卷有四个方面提分要求:丰富、深刻、有文采、创新。高考作文开头结尾出色,就达到了有文采的要求,作文得分就从基础得分提升到提高得分,出现高分。”罗老师解释得很细致。
多练笔方面,罗老师的方法是写周记,将丰富情感倾诉在文字中,才能做好读书、积累的进阶。
多借鉴,罗老师在教学中深有体会,“有的孩子写作文语言贫乏,内容枯燥,让他写十篇作文就像只写出一篇,同样干巴巴的。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借鉴。把优秀范文的语言、风格、手法,借鉴过来,这样练习三五篇作文,孩子的作文大有改观。”罗老师对其弟子的要求是,每一周或每两周,大段大段地背诵优秀范文,这也算是个写好作文的窍门。
上一篇
云作文APP平台上线分享到:
相关动态
儿子作文常获奖,为父母赢得最美家庭
2016-09-21 15:05
17325
今年21岁的纳罕小学时便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文字功底,他写出了一篇篇优秀获奖作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优秀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母亲王梅在文学之家的良好氛围里,培养了纳罕优秀的写作能力。近日,王梅家庭被评为2016年重庆十大最美家庭。 王梅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丈夫纳斯是工程师。儿子纳罕从小在父母的细心引导和表率行为中得到了教育,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纳罕小学五六年级时,就有感而发写出了多篇获奖作文。 王梅回忆512地震时,孩子他爸到前线支援救灾。我每天陪孩子观看赈灾新闻报道,引导孩子关注地震受灾的同时,启发他写作。在王梅的耐心引导下,纳罕写出了不少感人的诗篇。其中《紧握铅笔的手》、《酣睡在天使的怀里有感于一位母亲送别其遇难孩子的动人情景》获得少儿文学专家的高度评价,被收录发表在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大爱颂》里。 生活中,王梅夫妻各自在不同岗位上努力奋斗着,互相支持着,都成为...
莫言被聘为西北师大荣誉教授
2016-09-22 09:00
21452
很多作家是走出故乡,有了深刻的感悟,才拿起笔来记录故乡。鲁迅先生的《故乡》,表达的也是对故乡的这种复杂的情绪。莫言的《红高粱》是追怀古老原始的农村的影子,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称“莫言的作品是世界性的挽歌”是非常准确的,这种挽歌就是对农业文明的书写。莫言的作品是把农业文明的巨变放置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中国呈现出来,成为一首首历史的挽歌。...
作家不能把自己搞得像网络红人
2016-09-22 14:17
18004
近日偶遇某畅销书作家签售,长长的人龙排出上百米,不少年轻读者手捧一摞书翘首等待签名。此情此景令人欣喜,但书店经理的一番话却令我顿生疑惑,他说接下来作家在其他城市还有好几场签售,要尽快签完赶飞机。如今作家签售已经成了新书出版后的常规动作,不但可以拉动销售,还可以扩大宣传、巩固粉丝。所以如果你关注作家的微博,不难发现许多当红作家几乎成了空中飞人。但作家不是网红,不是靠吸引眼球来谋生的,作家毕竟要靠作品安身立命,没有作品连续问世就变成了空头文学家,没有优秀作品连续问世就会蜕变成二流乃至末流写手。参与社会活动是成名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整天出席各种签售、宣传、会议、讲学,哪还有精力放在创作上?长此以往,恐怕只能拿出令人汗颜的庸作俗品了。 说到底,这就是缺乏定力。定力不够就会随波逐流,迷失方向。定力不够就会目光短浅,缺乏长远大计。对从事文艺创作的人而言,定力有时比才华更重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本来一边开酒...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