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诀窍
来源:未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5-11-18 09:26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摹。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故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写好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及渲染气氛,突出文章主旨帮助很大。
而在初中阶段,更多的用到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较少涉及。本文将针对记叙文写作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做一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所有环境均服务文章主题,故写环境时,需注意环境描写并非文章主体。也即一篇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字不一定要多,但要“得体”。所谓“得体”即是说文中描写的自然环境须与其记叙的事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对其要表达的情感,主旨或其中的人物形象能起到烘托,突出的作用。针对如何做到“得体”,下面给出两个思路,仅供参考。
局部映衬是指在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时,可在任何部分用自然环境映衬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文章的主旨、情感,从而让文章品格得到提升。使用局部映衬法,景物描写的文字并不求多,而求“精”而“得体”。某个地方可能只有一句景物描写,但就因这一句话,提升了这篇作文的整体质量。如一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探亲》的作文,文章结尾写到“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作者描写山村茫茫的雾气,并以此暗示山村人们还未从梦中醒来,亦即还未丢掉封建陋俗,文章的主旨因此得到升华。(关注公众号zuowenfudao每天给你最精彩的教育与生活资讯)
使用“局部映衬法”,需要注意的是须根据自己描写自然环境想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描写何种景物,并去寻找景物与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要表现一个人物的某种品格,可用和煦的春风映衬“温暖”“温馨”,用各种表现纯净美好的景物映衬人物的高尚品质……这一笔能使文章不仅停留在记叙层面,而有了一个精神的升华;如果要表现亲情主题,可用明媚的阳光象征与突出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与温馨;如果要突出怀念主题,可适当描述秋景;如果要渲染紧张气氛,可以电闪雷鸣;如果要表现伤感,可以阴雨连绵……这个对应之处同学们可在平时进行优秀作文阅读的时候加以积累。
所谓“整体烘托法”指的是作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从整体上定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或定下了故事的发生氛围,或作为一个重要要素参与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第一,将同一环境描写作为某种氛围的衬托放在文章开头,并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仍不时提到。这个环境描写通常定下全文的情感氛围或交待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如一篇满分作文《较量》,写“我”作为班干部与班里恶作剧同学的一场较量,突出“我”的勇敢,在文章开头即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环境描写不多,但从整体上给文章定下了一个紧张的环境氛围。
第二,将一两个环境描写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在这种情况中,须在开头即涉及这处环境描写,以此形成线索的始端,然后各段或关键段落都要写到这个或这些环境,文字可长可短,位置可为段首,亦可段末,这样会使人对这一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印象。
具体可分成两种情况:
第一,自然环境在文章事件发展过程中是变化的,如一些文章要写某事从不好变到好,便会使用雨过天晴的环境描写,在开头写阴雨连绵,文中雨慢慢变小,文尾则变成阳光灿烂。
第二,某一自然环境在文中反复出现,但自然环境本身变化不大,只是承载了某种情感或主题。如一篇北京中考满分作文《凝聚》,其中“阳光”作为一个环境描写,在文中反复出现,但内容上并无很大变化,因为阳光承载的是同样一份“亲情”。
上一篇
用对好素材,写出好作文下一篇
美国学生是怎么学习写作文的?分享到:
相关动态
美国学生是怎么学习写作文的?
2015-11-18 11:44
29345
首先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最好在孩子1岁时就开始进行亲子阅读,美国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绘本非常丰富。养成每天睡前读绘本的习惯,和他们读书,并不要求他们认字,也不要求他们复述或者回答问题。重要的是,和他们分享一段时光、分享一种情感,甚至可以一起做游戏,分角色朗读等等。 这会让孩子从小喜欢上阅读,他们拿起一本书来看,就和拿起一个小车来玩一样自然。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习惯在他们上学之后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大量的阅读,识字,获取知识都非常快,而且养成了自动学习的习惯。 孩子的兴趣各有特点,不要强迫他们一定要看别的题材的书,而应该经常买或者去图书馆借各种题材的书。在孩提时代,让他们主动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尽量平衡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很多题材都有所了解。 其次 鼓励表达 儿童最初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从画画开始的。当孩子上了小学,每天都有一点写作时间。开始很多孩子不会写字或者...
写好句子,就能写好作文
2015-11-19 09:29
28868
我们来看看小学生作文中句子的演变: (低年级) 秋天的景色真美丽。 (中年级) 秋天来了,秋风吹来,菊花露出笑脸。 (高年级) 秋天轻轻走来,菊花露出可爱的笑脸,落叶铺成厚厚的地毯,金灿灿的稻谷堆成一座山。低年级同学造句,平平稳稳,句子通顺。 中年级同学写句子,能够用上修辞手法了。 高年级的同学不仅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还能自如把句子拉长缩短。 可有的同学写着写着,总写出这类句子: 杨柳刚刚绽放出新芽的嫩绿的枝条在平静如水的湖面荡来荡去。 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外形像个皮球、表面捏了花纹的包子出笼了! 在春天明媚灿烂暖洋洋的阳光下,我们来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广场花园。 很多同学以为优美生动的句子就是堆砌华丽辞藻,越长越好。以上句子是挺长的,华丽丽的形容词也很多,就是得憋着气一口气读完,让袁老师喘不过气来。 还有这类句子: 我看到天上有一片白色的云,又看到树上小鸟在唱歌,还看到墙外的花开得很茂盛。 我吃了一口...
小升初作文叙事文具体写作方法
2015-11-21 09:00
32387
在会写记叙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怎么去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