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一百分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5-18 09:55
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数学考试,我得了一次不完美的一百分。
那天,数学单元试卷发下来,我一看,一百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可是,仔细一瞧,分数边上还写了个减十分,怎么回事?原来是我的座位号没写,唉,真可惜呀!不过,我又安慰自己:不就是座位号没写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回到家,我向妈妈报告了考了一百分的喜讯,当然,我隐瞒了减十分的小秘密。很快,妈妈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妈妈有些生气地说:“你太粗心了!语文总写错别字,数学常有计算错误,这次轮到没写座号了。”我有点委屈,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如果跟粗心交上朋友,长大以后会坏了大事。你想想,假如神州八号飞船发射的时候,发射中心的叔叔粗心摁错了钮,飞船就会偏离轨道;假如飞行员不认真听地面调度的指令,很可能就会发生事故;假如医生一不留神写错了药的剂量,很可能就会夺走人的生命。孩子,粗心是不是很可怕?”我心里想:真的太可怕了!我抹了抹眼泪说:“我明白了,以后,我会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妈妈赞许地点点头。
那次过后,又是一次数学考试,我考了一个真正的一百分,我知道这次是认真帮了忙。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每件事,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完成它,长大后,才能成为真正用的人。
福建福州鼓楼第一中心小学三年级:刘睿洋
点评:“不完美的一百分”这个题目拟得很棒!一下子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开头先交代“我得了一次不完美的一百分”,然后用倒叙的方法写清了事情的原委,结构很巧妙!结尾处——“我明白了:做每件事,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完成它,长大后,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点名了中心思想。文章选材真实,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不足之处:“长大后,才能成为真正用的人”,落了一个“有”字,小作者以后作文也要细心呀。
点评老师:
上一篇
春到心间下一篇
学生习作《烛光》点评分享到:
相关动态
学生习作《烛光》点评
2012-05-18 09:55
48935
啪!停电了。(开篇简洁,看似无意,实点事情的起因。正是因为停电了,才有机会感悟到烛光中亲人们的爱。) 妈妈拿来一根蜡烛,点燃了它。顿时,小火苗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小火苗一蹿一蹿的,一点文题。两个蹿字用得生动,写出了蜡烛燃烧的动感与情态。两个暖字用得准确,写出了烛光给我的感觉。) 烛光中,爸爸正拿着一本初一的数学书和参考资料,认真地研读着。同时,他还不时地拿着笔,打着草稿。(写眼前烛光中的情景之一:爸爸研读数学。为下文设一个悬念这是为什么呢。烛光中,二点文题。) 每一次,当我有不会做的数学题目,总是问他;而他,也总是耐心地回答我。有的题目特别难,他就一再地讲,直到我懂了为止。不止一次,他走进书店,为我精心挑选合适的参考书。当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他也会抄下来给我做。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插叙一:由眼前烛光中的爸爸联想到平日里爸爸为了我所付出的努力,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爱。同时揭开了...
父爱如此刻骨铭心
2012-05-18 09:55
52687
父爱无言,文章的题目将文章的主旨和盘托出,将抒写的神韵聚焦在情字上。而写情,最动人的莫过于真实、传神的笔墨。 真实,是让人信服的基础,是让人认同、体味、共鸣的唯一路径。失掉真实,矫情造作,形同戏耍,只能让人心生反感。在我国的传统家庭中,父亲大都扮演着严父的角色,不同于慈母的温柔体贴,因此,表现父爱的作品很少有母爱主题作品中的那种诗意的抒怀和柔情的咏叹。对父爱的赞美往往建立在真实的诉说上,用真情实感的再现传达父亲那深沉、厚重但却不露声色的亲情。朱自清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背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它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父亲真切的背影,塑成了一幅刻骨铭心的父爱的形象。 《父爱无言》在赞美父爱的抒写策略上深得《背影》的精髓。不追随激情的赞美或美艳的描述,只用朴实的诉说传达真挚的情感。文章写一位普普通通但严厉、寡言的父亲,选用了两个普普通通的生活片段:过年杀猪、做灯笼,真实地反映生活。写一个童...
欢度六一儿童节
2012-05-18 09:55
40627
终于到了我们的VIP专属黄金日了啦!我连蹦带跳地来到了教室。 还没到门口,就听见同学们嘻嘻哈哈的笑声。走进教室,同学们个个都笑得那样开心,有的同学竟然还爬到桌子上唱歌!老师走进教室让同学们先安静,等待广播的安排。 请同学们带着椅子到操场集合。不一会儿,操场上就站满了拿着重机枪的战士了。 阮校长和两位主持人走上舞台,宣布:六一儿童节庆祝会现在开始!顿时,雷鸣般的掌声震耳欲聋! 首先上场的是六年级的舞蹈表演,那婀娜多姿的舞姿使人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环顾四周,所有人都惊呆了。大概在想,这是我们学校的同学表演的吗?跟专业的舞蹈演员也差不多吧?接着是小品,小演员们用幽默的语言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笑得气都喘不过来呢!终于,到了大家期盼了很久的花样跳绳,跳绳队员们一边甩着五颜六色的绳子,一边做出高难度动作,大家都被跳绳的花样惊得目瞪口呆。一些同学在跳绳队员的带动下情不自禁地模仿着他们的高难度动作。刷刷刷都...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2024-06-07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