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范文被指空洞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发表于: 2012-08-22 09:57

      “今年没有出现满分作文,在阅卷头3天,我们就预感到了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文实在太少。”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北大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直言,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

  对考生来说,高考作文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考题。既然是考题,那么考生只能尽可能地按照评分标准写作,以便争取高分数,而不是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文章道统和试卷命题者的初衷。显然,有这样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必然会有该标准之下通行的作文模式。因此,当我们批判“高考体”作文时,首先要审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通常来说,如果高考作文满分是60分,那么起步分通常在40分左右。在评分时,一般视考生的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思想是否明确、语言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字迹的工整程度、行文的流畅程度、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来打分。只要做到了这些,即可得40—45分。如果以上没有问题,且文采好,可给45—50分。如果字迹特别工整,加之文章很有亮点,可给50分以上。考前经过严格系统训练的考生,高考时自然如此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作文的立意和思想,对考生和评分者而言,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都说,好作文的第一标准应该是真实用真诚、真心、真情和朴素的语言,来描写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标准,在现实操作中,可能意味着很大风险。虽然漆永祥说,“我们在阅卷时发现学生讽刺与批评社会不良现象,如果针砭时弊,所论适当,还会给高分,这也是我们鼓励说真话,鼓励考生敢于表现个性与才情的一种体现。当然,谩骂、污辱与超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另当别论”。但一旦考生写了此类作文,评分标准很难掌握。

  “高考体”作文之所以大行其道,显然不能怪老师和考生,而应该怪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作文必须符合一种形式感明显的标准。这样的红线横在面前,考生若要好分数,就必须投其所好,思想性明显让位于评分的要求。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是《你想生活的时代》,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乐颠颠地“晒”出了6篇满分范文,却被网友大加挞伐。有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这6篇实在够空洞,说的是人话吗?”

  毫无疑问,若要改变“高考体”作文之风,应首先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改革开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值得珍藏一生的作文素材

值得珍藏一生的作文素材

2012-08-22 10:10

8287

素材一:《捡麦穗的故事》 苏格拉底教育弟子关于检拾麦穗的故事: 他把弟子带到麦地边说:你们去找一支眼见到的,最大的麦穗,但是一直向前走,不要后退。 弟子们走下麦田,到处都是粗大的麦穗,哪一支才是最大的呢?他们埋头前行,总以为最大的那支还没有见到,他们都尝试着摘了几支,结果都不满意,就扔掉了。过了好久,大家忽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走到头了!结果,多数弟子都是两手空空,他们望着麦田,无数大而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曳,似乎带着嘲讽。 很多人在生活中眼高手低,总是觉得下一次才是最好的,目前得到的,总是充满怀疑,但是时间和机会都是有限的,也许永远等不到下一次了。备战高考也是如此,很多人总是把希望寄托下一次,没有反思这一次没有把握住机会的原因,一直到高考都没有证明自己。高考结束了,当我们回首再看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不是能想到:尽管有时候你捡到的麦穗很小,但是你可以把它变成种子,为它找一片肥沃的土地,在这片...

破解小学作文写作难题

破解小学作文写作难题

2012-08-25 10:45

8139

自从一篇民国版小学生春游作文被翻出来后,关于小学生作文的议论越来越多。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春郊游记》,民国时期广州一小学生作文)。这段引用的文字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被转发3000余次,也刺激了不少家长。这篇作文用寥寥数语勾画出春的意境,文字清新雅致,景人相融,现在的大学生恐怕都写不出这样的春游日记。 同是春游,那么当今的孩子又写得怎么样呢?有老师翻阅了近百篇小学生春游的作文,发现大多孩子的写作不出其外:开头,听到春游的消息,或是一蹦三尺高,或是彻夜难眠。接下来开始记录游玩过程,中间详写一类游戏或一个场景,最后以这真是快乐的一天、我依依不舍地告别、我明白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等话语结尾。 同是写春游,为什...

高考作文应关注社会现实

高考作文应关注社会现实

2012-08-22 10:37

7719

虽然高考已经结束,但关于高考作文的话题继续发酵,成为这段时间公众热议话题。高考作文题应该怎么出,高考作文应该突出考什么主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05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3.2%的受访者关注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32.0%的人认为,总体而言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好于往年,8.0%的人认为比往年差,39.8%的人感觉差不多,20.2%的人觉得不好说。受访者中,80后占49.7%,70后占25.5%,90后占14.7%。 高考作文题应该突出考什么主题?52.5%的受访者首选做人准则,其次是社会问题(45.8%),排在第三位的是社会规范(40.2%)。此外还有传统伦理(34.8%)、民族发展(30.5%)、亲情友情(26.9%)等。 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认为,高考作文应引导考生关注和讨论社会现实状况、民族发展等更广阔的命题,而非只关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 58.7%的人认为,高考作文应重点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57.6%的人觉得应该考察逻辑思维能力...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