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道家常菜
来源:未知
作者:王慧
发表于: 2013-03-15 10:51
我是一名中师生,没什么文化底蕴,从没奢望自己能和写作握上手。但我喜欢看书,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我已在《散文》、《读者》、《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中学语文教学》、《班主任之友》、《教学与管理》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近500篇小文。同时,我出版了6本书。我的学生已发表了1300多篇作文,涌现了不少的写作爱好者,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已经有五六人了。这是我最自豪的地方。
就在前几天,家长给了我这样的留言:慧慧不是个特别优秀的孩子,但是她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慰。非常感谢您给她一个展现的机会,给了她一份信心。这篇作文她可真是用心写的,那天我看她是一边写一边哭,把我们都吓了一跳。这是蒋家慧的妈妈。平时,我的家长经常就孩子作文方面的变化什么的,以QQ、短信和邮件的方式和我沟通。佳妮妈妈、雨笛妈妈都很开心地告诉我,自己的孩子在向“作家”、“文学家”发展呢。确实,作文并不是达摩克利斯剑,它是一道家常菜,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快快乐乐地对待。
一、阅读开源:好山好水看不足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最强的民族,几乎都是最热爱阅读的民族,最善于阅读的民族。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需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
没有一定的积累沉淀,写作就像空中楼阁。为开拓学生视野,我每周都会拿出一节课让学生阅读。无论是初一还是初三。同时,将阅读和摘记作为每天的常规作业。在我们班,有一个班级图书馆。班级图书为师生提供。捐献时在表格上写好姓名、捐献书名和价格,以便日后归还。在图书第一页空白处写上“我的主人——,我的旅程——” 。鼓励大家多捐书,捐好书。每位同学每次允许借书多本,在表格上签好书名、借阅人姓名及借阅时间,并在“我的旅程”后写上借阅人姓名。所借图书一般一周归还一次,最长不可超过两周归还,以便其他同学借阅;最短也不可在一周内归还,以保证认真读书,作好摘记,自觉保护好图书,并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到期后仍需继续使用者可续借。
每月,我们都会评比出“明星书排行榜”和“阅读博士排行榜”,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明白读书好的道理。此外,我还让学生参与有关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如:网络阅读的利与弊、班级图书馆的运行策略、课外阅读方法研究等。我们的课题已有多个获东阳市一等奖和金华市一等奖。
二、活动激趣:留连戏蝶时时舞
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我任教第二届学生的时候,我同时当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和校团总支书记,任教两个班的语文和音乐。至今,很多东西都已淡忘,可大家对当年有趣的活动记忆犹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丰富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生活领域,也给他们的校园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以说,每一项活动,都是多层面的丰收。班团活动,我一般由学生主持,根据学校安排或班级实际,确立主题。节目不妨个性、另类,展示自我、开开心心是最重要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也是每个必做的,或展示过程,或展示成果,自得其乐。而社会实践则是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去敬老院、孤儿院是我们的必备节目,而闯菜场、走进新华书店、和民工交谈、卖报纸擦皮鞋助学、去餐厅打工等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亲子沟通活动是我最注重的。我们请家长进课堂,也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去野炊、登山、烧烤,甚至做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的游戏。我还让学生保护鸡蛋、当孕妇,体会母亲的艰辛。
同时,趁着节假日的契机,我让学生给父母朗诵诗歌、说出感恩的话,给父母洗脚、剪指甲等。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上课,尝尝当老师的滋味。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全新的作文素材,让他们觉得作文真的只是记录而已,并不必跨越高高的门槛。请看以下片段:我从没这样感动过,面对着比自己小很多的小朋友们,突然有了一种想流泪的冲动。他们都还这么小,却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刚从门口走进屋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情便突然沉重了。小朋友们都喊着“抱抱”,我刚抱起了一个小男孩,他一只眼睛是没有用的。还有站在边上的另一个小女孩,我真的不知道她的父母有什么理由可以不要她……明白了,自己是这样的幸福……
比如,学生张爽爽在题为《孤儿院的笑脸》我们来到厨房,这里的地板很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倒,看来我们要多加小心了,我们领到菜,那些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教我们如何端菜,还把重的菜自己扛下来。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们的心里一阵感动。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们一定是很努力很努力的。这不禁让我想起当樱花开满枝头时的那种美丽,真正的美丽。他们的神情就是那一朵朵绽放的樱花,粉嫩嫩的花瓣在枝头诉说他们的小秘密,一切都是如此美丽,美得让一切飘起来。还有学生卢艳红写了题为《去餐馆打工》的文章,有了如此真切的体验,作文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情感的温度,还需要什么修饰呢?
三、师生同桌:花影妖娆各占春
有一个流行的词叫“下水作文”。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下水作文)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够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导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金华市语文教研员刘启才老师说:教师“下水”与站在“岸上”指导是大不一样的。教师“下水”,“亲口尝了梨子”,就能领略学生作文的甘苦,布置作文时就会认真思考,不会有意无意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下水”,与学生“同浴”,就能在心理上和学生贴近,不会在作文的命题、指导和批改时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教师“下水”,经常练笔,就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基础。我想,这“下水”,说形象点就是师生同桌。
我的做法是——一起写校园小说,提高记叙描写能力。前段时间,《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的一篇随笔《把你写进小说里》写的就是学生写校园小说连载的事情。写校园小说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经历的事情按在小说的人物上,很有意思。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避免学生作文的空洞无物,提高了记叙描写能力。
一起写校园小说,更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一起写阅读作文,将课文解读和作文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阅读作文是东阳市语文教研员杜伟中老师的新提法,也是作文这道家常菜中的特色菜吧。毕竟,学生的生活是有限的,阅读,给学生提供了间接的生活。写阅读作文,可以让学生1.标新立异读课文2.抓住留白写猜想3.联系生活写感悟4.由“流”及“源”写人事。比如,学了冰心的《荷叶母亲》,写一写你想当红莲还是白莲,或者你心中的雨点是什么;学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写一写《——的花儿开了》……一起写同样经历的事情,更能交流对比,形成情感互动。比如让学生来上课、家长学生老师一起野炊以及课堂趣事等,教师的及时记录会给学生意外的感动。
就在前几天,朋友告诉我,他看见我的《给老师颁奖》发表在《人民教育》第7期了。其实,那只是我对给任课老师致颁奖词的记录。我喜欢写下这点点滴滴,放在博客上,放在班刊上,和学生一起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我的可亲,我得到了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尊敬。一起写好玩的内容,把作文当做一种游戏。我喜欢非功利的写作,从来不去猜考试会考什么题目。不去写学生一看就没兴趣的题目。我让学生写“父母的爱情”让他们以比喻的形式来写,比如《钢笔和墨水的爱情》、《仙人球和仙人球的爱情》;让他们写《假如明天死去》,从而更珍惜生命,珍爱亲人;让他们写《孩子,我对你说》,换位思考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忧喜;让他们晒晒自己的傻事,写出真性情;让他们写写小说《水晶鞋》、《麻花辫》等。有的时候,我就提供一个人物和场景,来写下文;更多的时候,我不给具体的题目,只有大致的方向,我们一起自由地写,看谁的更打动人。
四、开放评议:添得黄鹂四五声
余秋雨先生认为:“初中作文,应减少公式化的框架,让少年儿童在字里行间流泻出活泼、天真的自然本性。具体说来,要加强叙事能力的引导,而不要把精力放在空洞的抒情和议论上。一个初中学生能够生动有趣地说清楚一件事,便是上好的作文。”然而,纵观学生作文,写妈妈,无非是半夜送我上医院;写老师就是带病上课倒在讲台前;写挫折,就写父母遇上车祸,自己成了孤儿……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的不良文风正以其强大的势头遮掩了真情的天空。
对作文,我最主要的要求是——写出真实感,写出个性。真实的文章不一定有真实感,有真实感的文章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看小说,看电视剧,明明知道它不是真实的,为什么还为之流泪,为之欢笑呢?因为它有真实感。具体到作文评议的做法,主要有三:打分“高高在上”。我打出的分,最低是80分,如果写“歪”了,就干脆不打分。一般是90分。90分上去,一分分地增加就有点难了。高的就打95、 98甚至100。我发现,高分是很能激发自信心的。评语“随心所欲”。不求面面俱到,只是写出最想说的话。有时只是“太棒了,我喜欢”,“加油,加香油”,这些感性的东西。更多的时候,给学生一种人文的关怀,给迷茫的学生精神的良药,给困惑中的他们指引方向,及时肯定孩子的善良、勤奋、文明等品质。面对作文结构、立意、语言等方面的不足,不在一篇文章里一股脑儿地提出。只要有了兴趣,一点一点地,自然会有感悟。作文聊天,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作文聊天,顾名思义,是把作文上出亲和力,让它从高高地圣坛走下来。每次作文改好后,我都要上一节作文聊天课,让几位同学上讲台“发表”自己的“大作”,然后,大家一起当老师,聊聊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有的时候,遇上特别好的文章,就由学生向作者提问题,由作者当老师回答一系列灵感啊构思啊细节的设置啊等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开放性评议,不仅输出知识信息,还输出情感信息,在讲评过程中,形成师生、生生互动,使师生情感更加融洽,同学关系更加和谐。在相互表扬中,获得作文的自信;在取长补短中,促进竞争。
五、品尝成功:百般红紫斗芳菲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有一种企求达到成功的愿望。但倘若每次作文,“发表”的总是同样的几位学生,就会使其他学生自惭形秽,丧失信心,使这几位“稳坐钓鱼台”的学生骄傲自矜,缺乏积极的竞争意识。我的要求是,要让“每位”学生都品尝成功的美酒,又让他们不满足自我,不断要求跨越。简而言之,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发表”作文。第一层次是作文展读会和班级墙报。作文展读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也不妨采用。在此基础上,选择作文刊出班级墙报,使文字可见可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考试作文和比赛作文,更便于刊出墙报。第二层次是博客。学生的作文,我会陆续传到我们的博客上。博客有10个栏目,我把“芳草萋萋”留给学生。目前,全部博文达1000多篇,学生的达300多篇。第三层次是班刊《金秋》。出版班刊《金秋》可以说是我的特色菜。迄今为止,我们已拥有了36本班刊,每本十几万字。班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看起来俨然是正规出版物。它兼顾面广,或文章,或妙语,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作品”。我还将我们平时拍摄的一张张照片放进去,非常有纪念意义。东阳电视台曾经专门做了个专题,播出了我坚持办班刊近20年的情况以及成果。第四层次是参加各类正规比赛。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新的历练与挑战。比赛,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全国作文赛一等奖、浙江省作文赛一等奖、金华作文赛一等奖等,给了学生信心,而1000元、800元、500元等奖金更给了学生无比地自豪。第五层次是在报刊上发表。周末,我常常会整理学生的文章,给报刊投寄。我告诉学生,“发表”不是目的,投稿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并给他们讲述一些名作家“屡败屡战”的轶事,从而使学生端正心态。这些年,学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均以每年七八十篇的速度增长着。有的杂志甚至一用就是三四篇。像《阅读和作文》、《湖北招生考试》是高中版的,以为吴宁一中是高中,发了我们不少作文。
总之,作文是智慧的花朵,心灵的表白。只要我们准备好纯天然的菜料,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就一定能烧出营养丰富、个性十足的家常菜。
上一篇
初中英语作文教学浅谈分享到:
相关动态
意大利佛罗伦萨中文学校举行作文教学讲座
2013-03-15 10:58
8368
3月9日,意大利佛罗伦萨中文学校召开教学研讨会,由该校金丹丹老师作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的讲座。 金丹丹老师为佛罗伦萨中文学校初中二年级的汉语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她所教的班级的作文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也由原先的厌恶、无奈慢慢转变为喜欢、热衷。 在讲座中,金老师提到,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分不同的方法。如程度好的同学,让她自己写,来练笔,而对于那些程度实在太差的同学,可以先让他们抄写一些好的作文,并且说出好在哪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慢慢培养学生对好作文的认识和理解。在作文教学中,金老师提到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在写的内容上,可以先句后段再文,而在写的方式上,则可以先仿写后改写再撰写,实实在在地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重视课本原有素材,以读促写,以写促写。金老师认为,作文教学不可剥离课文...
跟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学写作
2013-04-08 08:55
8364
福楼拜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足以供人借鉴。 写作离不开勤奋。福楼拜因父亲去世,不得不中途辍学,从巴黎回到了塞纳河畔。他住在父亲留下的别墅里,塞纳河水在它的前面缓缓流过,星星点点的桅杆在慢慢地移动,但是他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那些美丽的景色。他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紧紧的,白天阅读文学名著,搜集写作素材;一到夜晚,就伏案创作。他书房里的台灯总是通宵达旦地亮着。在漫漫的长夜里,那盏台灯散发出来的光芒,竟成了塞纳河上渔夫们的灯塔。福楼拜勤奋写作,终成一代文豪,饮誉世界文坛。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这是福楼拜写给莫泊桑的赠言。这句赠言,饱含哲理。它告诉我们,天才出自勤奋,唯有勤奋才能叩开成功的大门。 写作要善于观察。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习写作。福楼拜教莫泊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大街...
阅读,我该拿你怎么办?
2013-04-08 08:57
8096
1.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书。 这点家长是要做的,千万不要把孩子领到图书大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因为孩子没有那么大的阅读量,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做好筛选工作,推荐适合他阅读的书。 2.孩子的阅读是多方面的。 孩子喜欢看某一类的书不是坏事,关键是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不能全是这一类的书,家长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要能够给孩子推荐一些其他方面的书,让他营养均衡。 3.泛读和精读要适当结合。 在课外阅读上,不必要让孩子每本书都做到精读,我们家长可以找出其中的几篇让孩子精读,或者是某些段落,家长具体辅导一下孩子的阅读,比方说: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在纸上的方法,等等。...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