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脑瘫女孩用脚敲出1000首诗【原创评论】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3-07 10:47

  “今天,踏上了新的旅程,向那些美好的希望,启程;我看见了,未来!它在向我微笑;我看见了,明天,在与我拥抱—那就是阳光……”这首《跟着阳光走》,字里行间散发出的乐观与坚毅,足以给读者几分力量。谁又能想到,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26岁的脑瘫女孩。因为双手畸形,孙璐康学会了用脚写字,用脚敲键盘。10年里,她用脚写出了近千首诗歌,出版了四本书。今年2月,孙璐康结婚了,她找到了愿意一生去读她诗歌的好丈夫。

  用脚在书上签名

  3月6日上午,孙璐康诗朗诵交流会在青岛大学附近的初见咖啡屋举行。几十名读者挤在不大的咖啡屋里,座位不够,有的读者坐在沙发边沿,有的站着。

  “母亲,站在昨晚的月亮上,等我—招手,泪眼婆娑;我,迷失在今夜的星空,彷徨,摸索,寻找方向。”一名读者用柔和的嗓音朗诵诗《归》。

  “今天,踏上了新的旅程,向那些美好的希望,启程;我看见了,未来!它在向我微笑;我看见了,明天,在与我拥抱—那就是阳光……”另一名读者以饱满高昂的情绪大声朗诵另一首诗《跟着阳光走》。

  这些诗,都出自脑瘫女孩孙璐康的笔下。

  1990年出生的孙璐康来自平度市南村镇。因为双手畸形,不能自如活动,10多年里,她用脚写出了1000多首诗歌,出版了四本书,分别是《素光》、《琢玉》、《眸色》、《点亮夜空的星》,其中有诗集、散文集。6日的诗朗诵交流会现场,孙璐康的作品受到读者的青睐,带来的40多套书,被读者全买了。

  与一般的作者签名售书不同,孙璐康不是用手在书上签字,而是用脚。“虽然手不方便,但我是幸运的,我有一双比别人灵巧的脚。”孙璐康一边签名一边笑着说。

  令现场读者感动的是,孙璐康决定将当天售书所得全部捐给青岛的教育爱心公益组织—“支教岛”,用于支持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因为我也是支教岛的一名成员,朗诵交流会是支教岛成员帮我一起组织的,我希望能为支教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孙璐康说。

  双脚灵活敲键盘

  读孙璐康的诗,看孙璐康的微信,和孙璐康聊天,她没有任何对生活的抱怨。孙璐康身上散发出来的,是来自内心的坚强、乐观和开朗。“我能形成现在这样的性格,找到现在的幸福,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创造的。”孙璐康说。

  孙璐康的母亲蒋洁怀孕7个月时早产生下了孙璐康,小璐康出生时不足3斤重。“长到五六个月时,发现她的手有点不对劲,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拿东西,总是往后翻。”于是蒋洁抱着女儿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脑瘫”二字犹如晴天霹雳。由于双手和肩膀等部位严重畸形,璐康无法自如活动,说话吐字也不清楚。但母亲没有放弃“,在她上小学之前,我们一直在给她做康复治疗。”直到璐康上小学时,因为没能用手写出一个像样的字,蒋洁受康复专家的启发,开始锻炼女儿用双脚代替双手写字。

  一开始,璐康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因为脚趾不会用力,铅笔总是从趾间滑落,孙璐康就试着用右脚夹住铅笔,左脚调整铅笔和写字的力度。即便隆冬时节她也坚持练习,一个多小时下来,脚是冰凉的,而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由于常年用脚写字,璐康的双腿严重弯曲变形,右脚趾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2002年,父亲给孙璐康买了一台电脑,她学会了用脚使用鼠标和打字。从最初只能用一个脚趾敲键盘,到如今双脚灵活配合,每分钟打字60个以上。

  因为身体的原因,孙璐康只在学校里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都是父母请家教到家里来教。有很多课程都是孙璐康自学,三年的课程,她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之后,孙璐康又自学了《中国通史》、《唐诗宋词鉴赏》等大学语文课程。

  孙璐康很爱看书。“搬家的时候,爸妈最愁的就是我的书,因为太多了。”孙璐康不喜欢看电子书,喜欢藏书,每次都是一箱一箱地买,一个月左右就看完了,然后再买。孙璐康喜欢徐志摩、聂鲁达、泰戈尔等诗人的诗歌,还喜欢看张小娴、安妮宝贝等作家的青春类小说。

  2013年9月,孙璐康创办了九愿文学社。“想为文学为自己的理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孙璐康说,文学社邀请国内的著名作家、诗人不定时举办线上授课活动,还举办征文大赛,每年出一本文学社社员作品合集。不过,孙璐康的最大梦想是创办自己的传媒公司。(李珍梅

 
  全息作文网原创点评:正常人可能连一首诗都觉得头疼,这个90后女孩虽然身患脑瘫,却身残志坚,用脚敲出了1000多首诗歌,出版了4本书,这种毅力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每一个全息网的读者大多都是手脚健全的人,理应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活出自己的精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齐鲁晚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那些年风靡一时的网络作家大神现状大盘点

那些年风靡一时的网络作家大神现状大盘点

2016-03-07 11:22

11617

说起中国最早的网络文学,当时的媒体还是习惯用写手来形容。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涌现出了影响一代人的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等网络文学作家,甚至后面三位被称为中国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而现如今,也只有安妮宝贝(改名为庆山)还在写作。在第一批网络写手之后,对于80后、90后乃至00后影响最大的就是2000年以后涌现出的这一批网络文学作家。在这个时候,网络文学开始被正视,也越来越影响年轻人。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些网络文学作家还在写作吗? 江南:创办文化公司 就在10天前,江南创办的灵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新闻发布会。用江南的话说,公司致力于畅销作品的创作、剧本改编、影视研发和游戏授权,为年轻的受众群体提供健康向上、有启发的文字和影像作品,为优秀的原创作者提供透明化的代理模式和贴身服务,同时涉足VR内容开发领域。 从2000年开始,江南创作的《此间的少年》被一代少年奉为新校园作品。之后,他又开始了《九州...

独臂工人烟盒上写诗两千首

独臂工人烟盒上写诗两千首

2016-03-08 14:01

11245

你随便说一个成语,我可以用这个成语写一首藏头诗,不信你考考我。上周一,武汉晚报记者接到一条短信,发信人自称是一名哑巴诗人,笔名茅台诗仙,是武汉一家塑料制品作坊的工人,三十年间写了5000多首诗,目前整理、留存2000多首。 记者以走马观花为考题,他随后发来一首行走千里胜读经,马到成功好前程。观景宜向江南去,花开花落又一春。为表实力,他还连续给记者发了四五首七言诗,分别以当天《武汉晚报》见报的新闻以及几个历史人物为内容。 昨天上午,武汉晚报记者如约对他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他说:生活不易,写诗能让我到达远方。 作业本烟盒上 写下两千多首诗 昨天,记者在东西湖东吴大道见到了这位哑巴诗人。记者正考虑如何与他沟通,他却突然说话了:对不起,我不是哑巴。我叫周玉。这样说是为了能跟你当面交谈。我怕你电话采访很多细节说不清楚。我自幼残疾,这是真的。 他撸起左胳膊袖子,里边是一条萎缩的手臂。 周玉的家里堆满了各种书籍。...

摁坏7部手机,宁夏农妇写出40万字作品

摁坏7部手机,宁夏农妇写出40万字作品

2016-03-08 17:40

11861

我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无论是老人还是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直到有一天如我的父亲一样融入这片土地中,永远扎根于这片土地。但是远处的那个老家,我们要用多久来割舍它,用多久才能挥去它带给我们的惆怅和念想 马慧娟《乡愁》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终日忙于种地、打工的宁夏回族妇女,6年来在田间炕头坚持用手机写了四十多万字的随笔和散文,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记录了像她一样的西北回族女人的酸甜苦辣。 这些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文字让四五百名素昧平生的网友成为她的铁粉,鼓励支持她坚守文学梦。如今,马慧娟已在《黄河文学》《朔方》等文学刊物上发表散文20余篇,成为当地有名的草根作家。 心灵的孤独不能忍受 头裹粉红色头巾,脚穿黑色布鞋,粗裂的双手拿着铲子将地上和好的水泥铲进桶里见到马慧娟时,这个36岁的回族妇女正在给村上的清真寺修水窖,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忙碌一天能挣100元。 15年前,马慧娟一家...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