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20个省一套卷 【备考攻略指南】
来源:新浪四川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3-22 13:46
2015年高考,两套全国卷作文题目都沿袭了之前的一贯风格,体现出了鲜明的导向性。2016年将有20多个省市采用全国卷作文题目,一些省市经济、教育不均衡,不少省市还有一些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域性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猜想,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命题将有以下一些基本趋势:
1。形式方面,依然会以材料作文为主,而且材料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张力,有多方面的立意角度。这也是许多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所追求的一致方向。但立意角度多不等于没有一定的限定性,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在限定性和多角度之间把握好平衡。
2。内容方面,一是沿袭全国卷的一贯特点,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主流思想;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理性思维,考查思辨能力;三是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具有人性内涵的命意。
3。注重公平性和均衡性,淡化地域色彩,让不同地域的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淡化科技成分,让欠发达地区的考生也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今年高考广东卷的命题方向可能会对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命题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以上的命题趋势猜想,我们对2016年的高考作文备考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 加强作文立意训练,注重立意的多角度,重视角度的灵活选择。
一是平时备考中那些立意相对狭窄的题目可以不作为训练重点;二是多角度的立意要学会“对”中选“优”。
例如,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题目中“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小陈的角度——“敬畏生命,警示他人”;老陈的角度——“心存敬畏,律己虑人”;警方的角度——“执法依法,讲求方法”;媒体的角度——“传正能量,树新风气”;网友的角度——“认清方向,明辨是非”。由于作文材料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容易做到“审题无对错”,但“立意有高下”。
看问题,要辩证思维,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前两个角度,暗含“情与理”或“情与法”的思辨,当为上乘立意。
2。 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当如上海卷。上海卷作文材料提供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就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
还有如浙江卷,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但金代元好问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要求考生写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题也是要求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打底”。
3。 平时训练多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性内涵,贴近核心价值观。
要注重社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变化,关注国事,关注大政方针的走向,热心于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这是写作的基本前提。希望新高三的学生在复习备考时,首先要关注个体发展类的命意,比如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等;其次要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命意,比如合作共赢、诚信友善等;还要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命意,比如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等。
4。 注重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注重积累,特别是思想积累。
现今的语文教学,对读书,特别是对读课外书不够重视。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没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与习惯,甚至没学会如何完整地读一本书。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多读书,养成喜欢读书的生活习惯。
谈到作文要注重积累,有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就是要注重积累素材。其实,对写作来说,积累包含思想积累和素材积累两大方面,思想的积累尤其重要。积累思想,一是要掌握认识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如一分为二、全面发展的观点;二是要把阅读经典文章与阅读时文结合起来,学习借鉴他人思想的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全息作文!
上一篇
高考作文这样写,阅卷老师忒喜欢分享到:
相关动态
像解数学题那样写作文,结果意想不到
2016-03-24 10:03
11431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并且多年来参加省里高考语文评阅卷工作,榆次一中王永明老师对高考作文颇有心得。现在距大考不足3个月,考生该怎样准备作文?他建议 短时间内备战高考作文,试着这样做:问题为点,思维为线,阅读为面,写作成体,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作文。 近年来全国高考课标卷作文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关注现实问题。2013年高考课标Ⅱ卷作文题为,同学关系问题的调查数据;2014年高考课标Ⅰ卷作文题,山羊过独木桥学校传统团体比赛,规则的打破引起激烈争论。这都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2015年高考课标Ⅰ、Ⅱ卷作文题均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作文的写实题,给小陈、老陈和相关方写一封信,大李、老王和小刘谁更具风采,都是要明态度、谈看法的任务驱动式写作。 关注现实问题类作文题的最大优点,是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不会无病呻吟,为作文而作文。这样的题大多取材于新闻事件,便于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考查学生谋篇...
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好?【高考作文专家解读】
2016-03-28 13:45
11050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更明确提出:2016年使用高考全国卷的省市将达到25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讲话告诉我们:高考将逐渐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这同时启示我们: 对全国卷的命题导向特别是作文题的命题导向应该格外关注 。有感于此,下面对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作文题的命题导向及写作指津作些探究与揭示,以期对之后的复习应考提供借鉴。 1 命题导向 看了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作文题,很奇怪考题为什么出得这样难!因为该题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在体现自己思考权衡与选择的基础上写出大李老王小刘谁更具风采,而要落实更具风采之更绝非易事!读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的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方才恍然大悟: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作文题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题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而要求考...
高考体作文到底坑害了多少万青少年?
2016-04-01 09:58
11726
经过12年的学和练,一些资质聪慧的学生终于能够在高考中写出一篇辞藻华丽、感情充沛、气势恢宏的高考体作文。 所谓高考体作文,就是指一种仅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离开了高考就再没有任何意义的特殊文体。高考体作文有以下特点: 1、情感虚假。通篇抒情,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或者小资美文、无病呻吟的风格。 2、堆砌辞藻。华丽的言辞缺乏章法的堆砌在一起,大段的引用所谓好词、好句,却不知道在用...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
纪念林斤澜百年诞辰暨温州文学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温州举行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