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参加作文比赛,千人写外婆的补丁衣服【评论】

来源:新民网、河南日报

作者:苗恒

发表于: 2016-06-27 11:46

以“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和“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第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比赛。令主办方意外的是,佳作并不多,不少文章充斥着一些编造的“家事”以及囿于课本知识的历史“情怀”。

此项征文是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中文自修》杂志社、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等主办的。通过对沪上600多所小学逾两万名学生参赛作品的统计,暴露出了不少反映在当今孩子身上的人文缺失。例如,在“我家的传家宝”的征文里,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令阅卷老师也不禁感叹,如今到哪里还能找到上千件外婆的补丁衣衫啊。不少同学将自家的传家宝聚焦在了传统美德上,但落笔却是“自己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了还不舍得扔掉”。

在专家们看来,孩子们在作文中表现出的生活狭窄、知识面不广以及想象乏力等问题,大多与对语文学习的不够重视有关。在此次征文赛期间进行的参赛者及家长的调查显示,赞同“提高语文成绩只要多参加一些补习班就行”观点的大有人在。有37.3%的家长认为语文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帮助比其他科目更大,但还有超过六成的家长坚持认为奥数、英语竞赛比语文比赛更重要。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余祯认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写作运用、人际交往和学习潜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只重数学、英语而忽视了语文对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

新闻评论

    如何告别“撒谎作文”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以“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和“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第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比赛举行颁奖会,令主办方意外的是,佳作并不多,不少文章充斥着一些编造的“家事”以及囿于课本知识的历史“情怀”。

  对参赛作品的统计,暴露出一个现象——当今的孩子情感缺失,想象力匮乏,连撒谎也撒得千篇一律。如在“我家的传家宝”的征文里,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令阅卷老师不禁感叹,如今到哪里还能找到上千件外婆的补丁衣衫啊。不少同学将自家的传家宝聚焦在了传统美德上,但落笔却是“自己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了还不舍得扔掉”。

  对于这种作文,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孩子们在说谎。2万多名参赛者,竟然有1000多人写的是“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这当然是编造出来的情节。现在即便是社区的捐献活动,也都是几成新的衣服,一些地方甚至规定捐赠的衣服必须八成新,否则不要。孩子们这种为了追求故事情节感人而不惜撒谎的做法,实在令人担心。而这一切,难道不是向社会“学习”的结果?那些在电视上举行的选秀比赛,一些选手不就是靠编造悲情故事来赢得感动、获得加分的吗?孩子就这样学会了为成功而撒谎。

  我们的作文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模仿式作文”。我家也有孩子上学,从小学到中学,老师似乎并没有告诉孩子多少作文的方法、技巧,更多的是不停地让孩子读范文,包括教科书、教辅书上的文章,让孩子们感到文章就是这样写的,于是自己也去模仿这样的作文。像“外婆留下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这样的范文,孩子们早已多次接触了,同时也接受了那些脱离了时代的“习惯”,比如孩子们在生活中并不如此,却在作文里说“用好每一个铅笔头”,以示“方向”正确。

  说白了,现在包括作文教学在内的语文教学,某种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不是传播思想的载体,更不是让孩子说真话的工具。因此,告别“撒谎作文”,扭转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作文写作的方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殷国安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新民网、河南日报,来源地址:)

分享到:





相关动态

13岁的他走遍全球,却写不好一篇600字作文,这是为啥?

13岁的他走遍全球,却写不好一篇600字作文,这是为啥?

2016-06-27 16:58

8540

不久前,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找到我,孩子不过13岁,看起来阳光活泼,谈话之初,客套的寒暄中透露着这个年纪的孩子特有的生气。但当这位母亲提到了作文这个话题后,孩子立马变得沉默。显然作文这个话题对孩子来说异常的沉重。妈妈拿出期末考的语文试卷,28分的作文分让孩子低头无语。那篇作文题目是:那天,我很________ 这个半命题作文,孩子填上的是快乐。他写了大致400多字,内容是讲述一次去科技馆的经历。记叙过程漏洞百出,显然对这件事的记忆已经很模糊。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件事作为文章内容,他的回答是: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他身上,而是在不久前作文书上看到的。我再次问他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事情,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我想不起来我有过什么快乐的事情。 这名孩子家境优越,年纪虽小却几乎已经游遍全球,这份经历让我都不禁心生羡慕。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为何如此丰富的生活经历却无法让他找到一段快乐的记忆用来填满600字的作文格子,...

别信什么高考作文书,零分作文集,都是假的?

别信什么高考作文书,零分作文集,都是假的?

2016-07-01 10:54

8378

尽管考试季刚刚结束,书面上已经出现了各色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书。这些书几乎都打着从内部渠道获得试题的旗号,而据了解,高考评卷规定越来越严格,考生试题不太可能泄露。也就是说,这些作文书十有八九是假。而事实上,作文造假俨然已成产业。 满分零分作文大部分是假的 现在书商都在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他们已经通过一些渠道获得了大量考试季作文的资源,并且已经陆续出成了作文书。比如一本零分作文书标榜,他们获得了高考阅卷组老师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每一篇零分作文都让老师笑得肚子都疼了。而另一本中考满分作文书则说,每篇作文绝对都是优秀之作,保准读者看了作文能提高10分。 在暑期图书销售黄金档,这类作文书颇为热门,过去不被待见的零分作文书,今年也特别火爆。家长给孩子买,是想让孩子引以为戒,而孩子则将这类书当笑话书看,既能了解作文评分的门道,又能取乐一番,自然愿意去读。不少家长和孩子都将这类第一手资料,视为考试的宝典。 但...

人工智能不仅会写作,而且能评论时事新闻

人工智能不仅会写作,而且能评论时事新闻

2016-07-06 09:46

8494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在飞速发展,很快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能成为现实了。随着技术的成熟,AI已经史无前例的学会了阅读新闻并答疑。随着siri的出现,能跟你的手机交谈已经不是什么难事。那么你有想过,早上起床端一杯咖啡,跟你的电脑聊早间新闻吗? 事实上,这一技术的难点在于AI对文章的理解。 完成这项技术,究竟有多难? AI真的能理解新闻吗?对于AI来说,读一篇新闻最难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AI对于世界认知和常识的缺乏。 电脑(从阅读中)无法获得对人类世界大体的认知和小说、情景喜剧中的常识。斯坦福大学的Chris Manning教授说。 与我们不同,AI并不能通过各种感知来了解世界,信息、数据是它的唯一通道。当读者坐下来简单的浏览一篇报道时,AI需要从数据库里获得大量的信息来弄清报道中提到的每一个概念,这个工程量的庞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AI的优点在于其对句子解构和语法模式的准确分析和把握,缺点在于,AI缺乏对真实世界...

    本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