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帖士(十六)
来源:全息网
作者:本站编辑
发表于: 2012-03-13 13:49
33怎样在品析中体味生命意蕴?
有理想抱负的作家,总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寄寓着耐人寻味的生命意蕴。
这种意蕴,有时体现为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如,杜甫对大自然就具有特殊的敏感和热爱,他以诗人的敏感和热情去待人接物,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一景一物,他总是用饱蘸感情的诗笔将其描绘下来,显得诗意盎然。像他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短短二十八字的篇幅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兴奋喜悦的感情。
这种意蕴有时体现为诗人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岳飞的名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表达出诗人不愿虚度年华的人生态度;“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洋溢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
这种意蕴有时体现为诗人在作品中表露的伤春情绪。伤春惜时,看似情调低沉,究其实质,反映的却是作者对青春、对生命、对人生的珍视。我们来读一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太匆匆”一方面是写林花凋谢之速,另一方面也是感叹人生苦短,来日无多。
34怎样有效地查阅工具书?
人们常说,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一个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个会利用工具书的人。利用工具书,我们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字词、文句、成语、典故、人名、地名、纪年与典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就同学们而言,最用得着的应该是字典和词典(查百科知识,我们可以去请教《辞海》)。字典是解释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工具书,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当然,它也会对一些字的形、音、义稍作说明。学习文言文,最实用的工具书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与《古代汉语词典》。
怎样掌握与使用工具书呢?
第一,要熟练地掌握几种查检法。重点是音序法、部首检字法、笔画笔顺检字法。
第二,要善于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所查字的读音并选择义项。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可是,当进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时候,一词只能表示一种意义。如何判定它的意义?唯一的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
如2008年湖北黄石卷: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ò”,其义: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这道题启发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应熟练使用工具书,准确地加以判断,并将字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记忆。
查阅工具书,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
(《语文报·中考版》326-330期)
上一篇
高考:解析高考古诗词题答题技巧分享到:
相关动态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十五)
2012-03-13 13:49
15954
31如何关注诗文中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经过岁月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却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笼统地说,古代诗文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对待传...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十四)
2012-03-13 13:49
16054
29考场上遇到陌生的文段,我们应如何应对?就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实际看,大多数考区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内文言课文,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考区从课外选材。从阅读的终极目的考虑,从课外选材,能更有效地检测出...
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十三)
2012-03-13 13:49
15184
27对于比较阅读题,我们应如何下手?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点跟单篇课文的考点应该说大体是一致的,主要考查这样几项内容: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推荐文章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2023-11-24
聚焦互联网时代书店转型
2023-06-21
能不能用AI代写论文、代写作业?
2024-06-07
如何玩转北京国际图书节
2023-06-16
240万字《广东文学通史》问世!广东省作协七十芳华正青春
2023-05-25